腫瘤患者藥物使用相關問題
腫瘤的治療和康復是長期的過程,患者通常需要定時、定量服用相關治療藥物。正確了解所服用藥物劑量、服用方法、副作用,以及藥物之間是否能夠聯合服用、同時服用多款藥物需要間隔多久等常見問題,則有助于合理用藥,也更加有助于康復。
Question1:治療其它疾病的藥,可以和抗腫瘤藥一起服用嗎?
口服抗腫瘤藥物包括化療藥物如卡培他濱、依托泊苷、長春瑞濱等,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奧希替尼、伊馬替尼等,內分泌治療藥物如他莫昔芬、來曲唑等,與其他藥物能一起服用的前提條件是幾種藥物之間不存在相互作用。
由于口服藥物的吸收、代謝等可能會受到胃腸道環境、肝藥酶活性的影響。所以,治療其它疾病的藥能不能和抗腫瘤藥一起服用,不能用一句話概括,而是需要對每個藥物進行專業分析,以判斷是否會有相互之間的影響。比如,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的吸收需要胃部的酸性環境,而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的雷尼替丁會抑制胃酸產生,這兩種藥物就不建議同時服用。伊馬替尼等許多抗腫瘤靶向藥物都需要經肝代謝,而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藥會顯著抑制肝藥酶的活性,導致藥物在體內代謝減慢,副作用可能會增加,這些藥物也不建議同時服用。
另外,同時使用化療藥卡培他濱和抗凝藥華法林治療的患者可能出現凝血指標改變和/或出血,對這類患者,應常規監測其抗凝參數(INR或PT),并相應調整抗凝劑的劑量。
總之,如果需要同時口服多種藥物,應該提前咨詢醫生或藥師藥物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有明確結論之后再用藥。
Question2:抗腫瘤藥需要特殊保存嗎?
由于抗腫瘤藥物藥理特性的特殊性,抗腫瘤藥品的儲存條件應特別注意,以保障抗腫瘤藥品的質量穩定,保證靜脈或口服用抗腫瘤藥物在使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減少不良反應。影響抗腫瘤藥物儲存期間的穩定性的主要因素為溫、濕度和光照,具體如下:
溫、濕度對藥物各種降解途徑均有影響。201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藥品儲存分為:冷處(2~10℃),陰涼處、涼暗處(不超過20℃),常溫(10~30℃),濕度(35%~75%)。每種抗腫瘤藥物對于儲存的溫、濕度的要求各有不同,具體在每種藥物的說明書中【儲存條件】一欄皆有說明。患者口服抗腫瘤藥物在家保存,應嚴格按照該藥的藥品說明書儲存條件進行藥品的保存。如果某些抗腫瘤藥物沒有明確的儲存條件,可按照常溫的條件進行儲存。通常情況下,患者保存的口服抗腫瘤藥物性質較為穩定,保存條件不會很苛刻。
此外,光照也是影響藥物穩定性的主要外界因素之一,會影響藥品質量,可能產生雜質、沉淀,發生顏色變化,甚至產生有毒物質,增加藥品的不良反應,所以建議在避光或遮光的條件下儲存。
總而言之,患者朋友在拿到抗腫瘤藥物時,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在不懂或不理解時可咨詢主管醫生或臨床藥師。
Question3:同一款抗腫瘤藥,不同腫瘤患者服用效果和副作用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發現,腫瘤患者使用了同一款抗腫瘤藥物,副作用和效果差別很大。有些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有些患者的腫瘤卻沒有變化。有些副作用強烈甚至不得不停藥,而有些相對輕松還能正常上班。這究竟是為什么?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疾病因素。有的抗腫瘤藥物可用于多個癌種的治療,針對不同的癌種,同一個抗腫瘤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此外,腫瘤分期不同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也是不同的。晚期腫瘤患者由于腫瘤轉移,相較于早期腫瘤患者治療效果會差一些,且晚期患者機體耐受力的下降,副作用也可能更大一些。
個體差異。除了疾病因素,有時候即使罹患同樣的腫瘤、同樣的分期,不同患者的療效和副作用也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大部分藥物進入體內后,需要通過機體吸收、代謝等步驟才能發揮作用,而不同患者可能藥物代謝相關基因、年齡等不同,對藥物的代謝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最后呈現的療效和副作用會有差別。
腫瘤細胞對藥物敏感度不同。每個人的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對藥物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而這主要由腫瘤細胞表達的基因決定。另一方面,細胞表達的基因也會影響正常細胞對藥物的敏感程度,從而決定副作用的強弱。
Question4:服用抗腫瘤藥有什么飲食禁忌嗎?
食物與藥物相互作用問題古來有之,一些藥物容易受到食物影響而改變療效,這對于患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學會判別哪些食物有可能影響藥效,服藥期間合理的避開,對于提高藥物療效,減少不良反應非常重要。患者在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
酒精。可能導致肝臟代謝藥物時間延長,藥物毒性增加。
茶葉。茶葉中的鞣質、茶堿與鐵劑/制酸劑都可發生作用。
煙草。尼古丁會對整個肝臟代謝酶系統產生影響。
牛奶。容易與藥物相互作用,使藥物難以吸收。
西柚。可以抑制藥物代謝酶,增加藥物毒性作用。
油膩食物。增加對心血管負擔,增加藥物出血、高血壓等不良反應。
辛辣食物。增加胃腸道負擔,增加抗腫瘤藥物引起胃腸道不適的程度。
生鮮食品。未煮熟的食品可能含有寄生蟲,腫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應避免食用。
Question5:抗腫瘤中藥和抗腫瘤西藥能同時服用嗎?
腫瘤患者在進行抗腫瘤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會采取多種治療方式,比如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會開具相應抗腫瘤中藥,西醫開具相應抗腫瘤西藥。那么抗腫瘤中藥和抗腫瘤西藥是否能同時服用呢?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二者治療疾病的特點,中藥治療腫瘤通常是由多味藥材配伍調和而成,并且依據病情發展變化還會進行新的調整,比如增減藥味與劑量,所以具有成分復雜,多靶點,多環節的治療特點。而西藥治療腫瘤的特點表現為,藥物成分單一,治療機制相對明確。所以,中藥與西藥的治療體系不同,中醫藥治療更注重整體觀念與未病先防,而西藥往往是針對疾病開展對癥治療,中西藥各自對疾病發揮療效,是可以同時服用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時間間隔。可以間隔1-2小時,待藥物在體內進行一定轉化后,再進行另一種藥物的服藥,以免藥物成分互相影響。
注意特殊腫瘤的藥物服用禁忌。比如甲狀腺腫瘤患者進行碘131治療時,就要避免服用含碘的中藥,比如海藻,昆布,夏枯草,桔梗,蒲公英等。若患者服用的西藥是靶向藥時,還應慎服含有柚苷、呋喃香豆素、柑桔素的中藥,比如陳皮、枳殼等。
患者需要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中藥或西藥,避免開具含有配伍禁忌的藥物。
Question6:服用抗腫瘤中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中藥由于化學成分復雜,在服用方法上有許多要求。第一次服用中藥的患者往往不了解服用方法,使藥效難以發揮甚至產生毒副作用。服用中藥應注意以下事項:
煎煮注意:中藥一般要煎煮 2-3次,最少應煎2次。最好使用砂鍋煎煮,以免發生化學反應。
時間間隔:一般中藥1劑分為二服或三服,無論餐前餐后服用都要間隔1-2小時為佳。
飲食禁忌:忌濃茶,茶葉富含鞣酸易與中藥發生反應而影響中藥療效。忌食蘿卜,特別是服用黃芪、人參等滋補中藥時吃蘿卜會削弱中藥的補益作用。不要吃不宜消化或刺激的食物,容易加重腸胃負擔,影響藥物吸收。服用清熱涼血,滋陰的中藥,如連翹、生地黃、麥冬等,不宜吃辛辣食物。當服用清熱解毒、扶正托毒類藥物,如菊花、黃連、黃芪等藥物時,忌食韭菜、蝦、蟹等象形發生之食物。
按量服用:部分中藥并非無毒,服用需按照醫囑按量分次服用。比如附子中含有烏頭堿,小劑量具有治療作用,劑量過大則會引起中毒。
辨證施治:不要隨意服用偏方、民方或者患同一種病的患者的藥方。中藥治療講究辯證論治,藥方也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體質與所處的環境不同,所開出的藥方也不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