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國際肺癌日 | 肺癌靶向治療知多少?

    每年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11月17日又是“國際肺癌日”。近年來,隨著靶向藥物的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獲得了長期生存,尤其是對于肺癌的治療。那么什么是靶向治療呢?肺癌的靶向治療又有哪些靶點和藥物呢?今天小編就來給您講講~
    什么是靶向治療?

    從定義上講,靶向治療是指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簡單來說,靶向治療就是通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病的靶點后,使用具有“追蹤”功能的靶向藥物,實現“指哪兒打哪兒”。靶向治療的作用機制區別于傳統的化療和放療,很少甚至不會影響正常人體細胞,也減輕了嘔吐、脫發、白細胞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注:致癌位點即靶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與癌癥發生發展相關的重要基因又稱為驅動基因。

    目前肺癌的靶向治療集中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NSCLC約占肺癌的85%[1]。常見驅動基因突變有EGFR突變、ALK融合、ROS1融合、BRAF突變、KRAS突變、MET突變、RET融合、NTRK融合、HER2突變,下文將逐一闡述各驅動基因的作用機制和靶向藥物。

    肺癌的驅動基因及靶向藥物

    EGFR突變
    EGFR是一種跨膜受體蛋白,與細胞增殖、轉移、凋亡等多種信號轉導通路相關。在中國NSCLC患者中,EGFR突變率約為30%,其中腺癌患者的突變率高達50%左右,遠遠高于非腺癌患者[2]。最常見的EGFR突變類型為外顯子19缺失和外顯子21L858R點突變,二者均為EGFR敏感性突變。治療的靶向藥物是EGFR-TKI。

    目前EGFR-TKI已發展至第三代,包括第一代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的阿法替尼和達可替尼,第三代的奧希替尼、伏美替尼等。上述藥物均是EGFR敏感突變NSCLC的首選一線藥物。但大多數患者在EGFR-TKI治療后會發生耐藥突變,第一/二代TKI治療后發生T790M耐藥突變的患者,可以選擇奧希替尼繼續治療。

    ALK融合突變

    NSCLC患者中ALK融合基因的發生率約為5%[3],主要出現在不吸煙或少吸煙的肺腺癌患者中。棘皮動物微管相關類蛋白 4(EML4)基因與ALK的融合(EML4-ALK)為最常見類型。正常情況下,ALK在配體結合后激活細胞生長,但EML4-ALK融合后,蛋白可自行激活,無需配體。針對ALK融合突變NSCLC患者常常使用ALK抑制劑(ALK-TKI)。

    ALK-TKI目前也發展至第三代,分別是第一代克唑替尼,第二代阿來替尼、塞瑞替尼和布格替尼(國內暫未上市),第三代勞拉替尼(國內暫未上市)。指南[4]推薦克唑替尼治療失敗后的患者使用第二代TKI,但對ALK融合NSCLC,優先推薦阿來替尼一線治療。


    ROS1融合突變
    ROS1融合基因在NSCLC中的發生率約1%-3%[5]。ROS1融合與ALK融合的臨床特征非常相似,二者可能有共同的致病機制。ALK抑制劑對于晚期ROS1融合突變的NSCLC患者同樣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指南[4]推薦克唑替尼作為一線治療藥物。其他ALK抑制劑在臨床中也顯示了療效。
    BRAF突變

    BRAF蛋白為RAS-RAF-MEK-ERK信號通路中上游調節因子,BRAF突變會導致信號通路持續激活,誘導腫瘤細胞增殖、代謝、生長。BRAF在亞裔人群中突變率相對較低,一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中國NSCLC患者的BRAF突變率約為0.5%[6]。BRAF基因突變的類型主要為V600E,約占50%以上[5],因此BRAF V600E成為NSCLC的重要靶標。靶向藥物有BRAF抑制劑達拉非尼聯合同信號通路MEK抑制劑曲美替尼,達到雙重MAPK途徑抑制治療。

    KRAS突變
    KRAS蛋白和BRAF蛋白同為RAS-RAF-MEK-ERK信號通路中上游調節因子。亞洲國家NSCLC患者KRAS基因的突變率為5%~15%[7]。G12C是KRAS突變的一種常見亞型,針對KRAS G12C突變晚期NSCLC的靶向藥物Sotorasib已在國外上市。

    MET突變
    MET基因與下游信號轉導有關,以此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轉移及血管形成。異常形式有突變、擴增、重排和過表達,在中國NSCLC患者中,MET14外顯子突變約占1%[8]。目前MET14跳躍突變NSCLC的靶向藥物有后線治療的賽沃替尼,以及國外上市的一線和后線治療藥物Capmatinib和Tepotinib。
    RET融合
    RET融合機制類似ALK融合,激活細胞增殖,遷移和分化有關的下游途徑。我國NSCLC患者中RET基因融合的發生率占1.4%~2.5%[9]。靶向藥物有RET抑制劑普拉提尼和國外上市的Selpercatinib。
    NTRK融合

    NTRK融合突變會使TRK融合蛋白處于持續活躍狀態,引發下游信號級聯反應,驅動發生腫瘤的發生與生長。NTRK融合是多種實體瘤的驅動突變基因,在高加索人群中,這一突變約占整個NSCLC驅動突變的0.2%[10]。靶向治療藥物有拉羅替尼和恩曲替尼。

    HER2突變
    HER2屬于ErbB家族成員,在與配體結合后被激活,造成下游信號通路激活以及細胞生長。HER2突變在NSCLC中約占1%~2%[10]。吡咯替尼作為一種泛ErbB受體TKI,可能是NSCLC有效的靶向藥物。
    隨著基因蛋白功能和生物信號轉導機制不斷地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致癌位點或靶標被發現,基因檢測技術也助力肺癌患者能更早、更精確地治療,肺癌精準醫學時代已經到來。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靶向藥物為肺癌,以及其他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資料

     
    [1].石遠凱,孫燕.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療十年[J]. 中華醫學雜志,2015,08:564-569.

     
    [2].梁智勇,周曉燕.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檢測專家共識(2016版)[J]. 中華病理學雜志,2016,04:217-220.

     
    [3].吳國明,周彩存,錢桂生,白春學.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療專家共識(2013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03:177-183.

     
    [4].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2021).

     
    [5].王恩華,朱明華,步宏,陳杰,丁彥青,周曉軍,梁智勇,張祥宏,孫保存.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治療相關基因檢測的規范建議[J]. 中華病理學雜志,2016,02:73-77.

     
    [6].Li S, Li L, Zhu Y, et al. Coexistence of EGFR with KRAS, or BRAF, or PIK3CA somatic mutations in lung cancer: a comprehensive mutation profiling from 5,125 Chinese cohorts. Br J Cancer, 2014, 110(11): 2812-2820.
     
    [7].王欣宇,張同梅,李寶蘭.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KRAS突變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20,21:1763-1769.

     
    [8].Liu SY, Gou LY, Li AN, et al.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MET exon 14muta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SCLC. J Thorac Oncol, 2016, 11(9):1503-1510.

     
    [9].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分子病理協作組,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分子病理學組,國家病理質控中心.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RET基因融合臨床檢測專家共識[J]. 中華病理學雜志,2021,06:583-591.

     
    [10].羅佳偉,吳鳳英,周彩存. 罕見驅動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進展盤點[J]. 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志,2019,02:29-33.

    END

    溫馨提示:本文僅作為科普文章,不提供專業診療意見,具體診療,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