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出現燒心、胸痛、胃疼、吞咽困難這些癥狀時,是否擔心胃癌來“敲門”?
國際胃癌大會(IGCC)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68萬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我們都知道不良飲食習慣容易把胃折騰壞,患上胃潰瘍、胃炎等胃病,埋下胃癌隱患。但如果是出現胸痛,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心臟病,不會考慮是胃發出了“抗議”——胃痛、胃酸、胃脹……
現在,我們先來看一則病例:
葉先生,72歲,3年前開始感覺胸悶、胸痛,經常在飯后發作,有時沒有活動也會出現氣喘、胸悶等表現。多次在當地醫院看病,做了心電圖、抽血、胸部CT檢查,都沒有很明顯的異常。有時隨便吃幾點藥就完事,有時靠著強大的意志撐了過去。
后來,葉先生來到我院心內科檢查,無異常,內科教授考慮到消化道問題,一查嚇一大跳,胃鏡下看到胃竇部有一巨大潰瘍,邊界及其不清晰;腹部CT提示胃癌屬于進展期,尚未發現遠處轉移。
這個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胸悶痛不一定是心臟問題,特別是飯后出現這種癥狀,很可能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胸口隱痛。慶幸的是,葉先生“抓住”了最佳治療時機,手術后一周不到,就順利恢復出院了。
除了胃癌,飯后胸痛還有這些情況…
1、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可引起口腔、咽喉、氣道等鄰近的組織損害,常見癥狀有胃部或胸口有火辣辣的灼燒感,口中有酸味等。
2、食管腫物
食管腫物如食管癌,在早期沒有胸悶痛癥狀,只有吞咽困難,中晚期可能會出現飯后胸口隱痛。因此,建議大家盡量不抽煙、不喝白酒,這是預防食管癌的關鍵。
3、食管穿孔、憩室炎
初期均無明顯癥狀,或只是咽喉不適,但隨著憩室不斷增大,很可能出現食物反流、口中有酸味現象,繼而有飯后胸口隱痛。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原因刺激胃黏膜所引起的胃部慢性炎癥,許多患者吃完飯后,會感覺胸口隱痛,在空腹時癥狀才會減輕,但這很容易出現食欲下降、噯氣、缺鐵性貧血、消化不良。
此外還有慢性膽囊炎、潰瘍性疾病等,也可能出現飯后胸口隱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留心,多一分注意,胃癌還是有跡可循的。
怎么遠離胃癌?
怎么護好胃,遠離胃癌,我們已經聽過太多,不外乎這幾點“治”和“養”方法,具體來說:
治:
①胃病積極治、及時治
別以為胃不舒服只是小事,自己亂吃藥可能導致病情延誤甚至惡化,不管不顧極可能會發展成胃癌。
②根除幽門螺桿菌
如果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或者一級親屬患有胃癌,最好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③胃鏡檢查
養
①少吃油炸、腌制和生冷食物
油炸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消化道負擔;腌制食物中含有太多鹽分以及亞硝酸鹽;生冷刺激性食物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黏膜,易引起消化道炎癥和腹瀉,影響身體健康。
②三餐定時
胃酸的分泌很有規律,到了飯點,胃會自動分泌出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等待食物的到來,所以不能無緣無故推遲吃飯時間,避免過飽過饑,更不能暴飲暴食。
同時,要調整好食物溫度,食物溫度不能超過65℃。吃飯時做到細嚼慢咽,每口飯至少咀嚼20~30次,平時習慣了狼吞虎咽的人,從下一頓飯開始就多嚼幾下吧,為腸胃減輕負擔。
③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胃部受寒可降低胃功能,因此需做好胃部保暖,晚上睡覺時蓋好小腹部。
④戒煙酒
煙酒會促進胃部血管收縮,使得胃壁細胞得不到足夠血液供應,進而降低胃黏膜抵抗力。
⑤放寬心
整天愁眉苦臉,胃也不好受。
我是胃腸外科醫生王偉,和大家一起關注胃、腸、疝、肥胖和糖尿病等醫學知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