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受傷時導致血管破損,就是出血,出血量有大有小。日常生活中,人沒有那么脆弱,一般不會一碰就出血,但在有的情況下,確實可能一碰就會出血。
一碰就出血,一般是指碰的外面也就是皮膚,表現為一碰皮膚就出現淤青,這種淤青其實就是毛細血管在外力作用下那怕是輕微的碰撞也會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出血,淤積在皮下,表現為淤青。原因很多,比如家族遺傳導致的毛細血管先天性脆弱,稍有外力碰撞就會有淤青;血小板減少癥(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很多);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
就惡性腫瘤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白血病:
白血病為什么容易出血?血小板數量明顯減少,質量也有缺陷,也就是數量少、功能有缺陷;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纖溶系統激活,處于低凝狀態,疑似血功能障礙;白血病細胞廣泛浸潤血管壁,破壞血管壁的完整性及正常收縮功能。以上原因都會導致白血病患者極容易出血,有時輕微外傷就出現皮下淤血,甚至自發性出血。
2、淋巴瘤或其他實體腫瘤,發生骨髓浸潤或骨髓轉移,影響造血功能,也同樣可能導致容易出血,表現為皮下淤點, 自發性出血,甚至內臟出血。
此外,惡性腫瘤抗腫瘤藥物治療(比如化療)后出現骨髓抑制,血小板嚴重減少,有時也可能合并血小板功能障礙,也容易出血。
3、宮頸癌:接觸性出血
宮頸癌有一種特殊的出血性表現,但這種出血本身跟血液系統沒有什么關系,不是疑血功能障礙,不是血小板的問題。來看一個案例:
40歲的趙某在一次夫妻同房時出現陰道少量出血,她很是困惑,因為她并不在月經期,為什么會有出血?不過她轉眼一想,也許是月經有些不規則,加上出血量很少,就沒太放在心上。可后來每次夫妻同房都有陰道出血情況,盡管數量并不多,但這種不合常理的“月經”讓她心頭泛起一絲擔心和恐懼,于是她抽空去看了婦科,結果一查,居然查出宮頸癌。
同房后陰道出血正是宮頸癌的典型表現之一:接觸性出血。所謂接觸性出血,就是宮頸一碰就出血,具體來說就是在性交、醫生做婦科檢查甚至有時便秘用力排便后面出現少量陰道出血,這是由于局部糜爛毛細血管外露一碰就是出血,你想一下,如果你身體某處的皮膚,糜爛了,不碰都可能有滲血,要是一觸碰,就更可能滲血明顯。但要注意,有接觸性出血并不是一定就是宮頸癌,事實上只要是宮頸炎糜爛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現接觸性出血,所以有這種情況也不要驚慌,而是要上醫院檢查查明原因。
同是婦科腫瘤,與卵巢癌不同的是,宮頸癌由于較易暴露,比較容易早期發現,關鍵是要在心理上重視,做好宮頸癌的篩查早診工作。宮頸癌是一種“窮癌”,過去經濟條件較差,衛生條件不好,發病率較高,特別是農村地區,做不到定期的婦科檢查和防癌篩查,加上沒有早診意識,往往拖到很晚期才去醫院就診。
宮頸癌可能的癥狀表現:
1)不規則陰道出血:這是宮頸癌最常見也是較早期的表現之一,主要表現為非月經期的陰道流血,或者接觸性出血(性交過程中出血或疼痛、或者一般的婦科檢查時觸碰出血),或者在絕經后出現異常的陰道出血等。
2)陰道排液:也就是陰道排出異常分泌物,開始量并不多,呈現白色或淡黃色,無異味,后逐漸量增多,可以是米湯樣、膿血性,伴有異味甚至是惡腥臭味。
3)其他表現,如下腹部或陰部或盆部疼痛、尿頻尿急尿血或便血、排便困難等多是宮頸癌侵犯膀胱尿道、直腸,是較晚期的表現。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