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過才28歲,怎么可能會得癌癥?”
診室里傳出一道質疑聲,可接踵而來的,卻是一陣又一陣的哭泣聲。
一直以來,人們還存在于只有老年人才會患癌的老舊觀念中,可事實上,癌癥已經悄無聲息地把觸爪伸向了年輕人。
惡性腫瘤逐漸趨于年輕化,它不再滿足于只“青睞”老年人,年輕人也毫無征兆地受到來自于癌癥的“關照”。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年輕人又該如何預防癌癥的侵襲呢?

癌癥越來越趨于年輕化
近年來,癌癥不斷趨于年輕化,如今的90后也沒能逃過癌癥的肆虐。通過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僅僅2020年這一期間,全球新增癌癥人數共計1929萬人。而在15~39歲的年輕人群當中,就有新確診的89500例病例,新增癌癥死亡病例大約有9270例,也就是說每過去一天,就有25名青年離我們而去。
小雨(化名)是一名年輕的90后,開篇的質疑聲便是她發出來的。其實小雨并未確診,只是肺里長了一個結節,且形態偏向惡性的可能,醫生建議其考慮手術切除,但小雨無法理解,自己年紀輕輕怎么就有了一個隨時可能發展為肺癌的結節。
其實小雨還算幸運,這個結節發現得早,現在切除大概率只是原位癌,專家曾經說過,早期肺癌的治療就跟治療感冒一樣簡單,是以,小雨并不需要如此恐慌。
但殷隴(化名)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這位已經湊了一個“好”字的90后年輕爸爸,已經患癌6年,基本每隔一個月他都要回醫院化療,方案換了一個又一個,可惜的是,至今為止,也沒能成功找到一個突變的靶點吃上靶向藥,只能一直靠放化療維持著。
早期肺癌與中晚期肺癌的差距可謂是十萬八千里,一個可以治愈并且復發概率很小,一個卻只能使盡各種辦法,延長生存期。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癌
90后恰逢青春年華,為什么會遭受癌癥的侵襲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幾種:
一、環境因素: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無處不在,從空氣污染到輻射污染,有毒有害物質充斥著我們的生活。
青少年處于身心、智力的發育階段,很容易受到這些外在有害物質的侵襲。比如汽車尾氣的有害氣體、裝修殘留的甲醛等。
而作為70后、80 后、90 后的年輕人,迫于生計,會冒險從事高污染高報酬的工作。長此以往,嚴重危害了身體健康。
二、生活習慣
嗜煙酒、熬夜、吃燒烤、飲食不規律等都是危害健康的殺手。年輕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加了患癌的幾率。
- 坐下不想動。
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會大大增加患癌幾率。年輕人由于工作競爭激烈、壓力大,白天是“馬不停蹄”的高強度工作,回家后因為疲憊,窩在沙發里又一動不動。
健康專家指出,長期坐著的人比喜愛運動的人更容易患結腸癌,男性同胞患前列腺癌的幾率也大大提升。這就需要我們每工作約2小時,必須起來活動15 分鐘以上。
我們的體內有60-100兆個細胞,作為“細胞家族”的管理者,一定要時時刻刻地關愛他們,累了讓他們休息,渴了給他們水喝,才能減少他們轉變成癌細胞的幾率。
- 不愛吃蔬菜和水果。
- 美味多汁的魚肉是我們的最愛,蔬菜水果只是我們生活的點綴,這成為了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點。這一不良的飲食習慣,帶給我們的危害也是無法估量的。魚肉攝入量過多,一是會提高肥胖的幾率,二是增加患結腸癌的幾率,三是易使體內缺乏維生素。
- 調查顯示,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就與肥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蔬菜水果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腸胃蠕動的速度,同時帶走體內的“垃圾”。
- 所以,我們得保證每天攝入 400 克以上的蔬菜,不超過 75 克的肉類。粗茶淡飯才是遠離癌癥、健康持久的最好辦法。
- 排便不及時。
- 一時忙于工作或找不到衛生間,就將“廢物”憋了回去。一次兩次或許可以,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嚴重的惡果。
- 我們都知道糞便里含有硫化氫、糞臭素、膽固酸代謝產物等多種致癌物,在腸道里積存久了,就又會被再次吸收。排便不及時,成為不少年輕一代患上大腸癌的罪魁禍首。
- 睡眠不足,就寢太晚。
- 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節奏快,不得已熬夜加班;還有個別群體的人趕時髦,夜夜泡酒吧,成了黑白顛倒的“蝙蝠俠”。
- 熬夜一方面會擾亂生物鐘。另“一方面,夜間燈光會破壞人體褪黑素形成,而這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環,缺少它容易讓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門來。所以,我們每天最好在12點之前睡覺。
三、心理因素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是比較大的。很多年輕人在剛步入社會工作后,缺少與領導的溝通,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就會長期處于焦慮煩躁,郁郁寡歡的情緒中,更有甚者可對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
因此,植物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長期處于高度亢奮和緊張狀態,可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紊亂,致邪毒乘機而入,發生癌變。
癌癥的預防護理
年輕一代作為國家的基石與棟梁之才,要從根源上去降低癌癥的發病率,是以,絕不能仗著年輕就可肆意妄為,癌癥的預防可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端正心態
理性認識癌癥年輕化且高發的現象。隨著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醫學技術的進步,從前許多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都已找到治療方案并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我國對現在腫瘤知識的大力普及,國家醫療政策的全覆蓋,使得腫瘤診斷率也有所提高。也能利于提前預防癌癥的發生。
二、重視飲食保健、遠離致癌食物
談癌癥的病發,當然離不開日常飲食。據統計,膳食與營養因素相關的癌癥占30%以上。
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鐘愛的食物,已然上了致癌食物黑名單,其中包括:腌制食品,如咸菜等;燒烤食品,如烤鴨、烤羊肉串等;熏豆腐干,油炸食品,霉變食品,隔夜熟白菜和酸菜等,這些食物都會產生致癌物。
三、積極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燈,力求早期發現
比如,原因不明的刺激性干咳,傷風感冒后咳嗽持續不好,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吞咽困難、進食受阻,無痛性的包塊,乳房溢液等等。危險信號并沒有絕對的性別之分。
信號出現后,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科學地檢查診治。
四、重視體檢、早診早治
工作再忙,也不要忽視每年一次的定期體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