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的營養支持是什么概念?
在醫學上解釋,它是:“根據患者的診斷與身體情況變化,選擇適宜的途徑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及能量,達到疾病好轉或治愈的治療方法。”
簡單說來,就是想盡辦法讓患者“吃好喝好”。可能咚友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在實際的抗癌過程中,我們卻有著兩個觸目驚心的調查數據:
癌癥患者中,存在中、重度營養不良的人群可能會達到58%;而其中又有近50%未得到有效的營養支持治療。這將極大的影響患者抗癌有效率,大幅降低生存期。
1
被忽略的營養支持,可能會
成為壓垮癌癥患者的“最后稻草”
2011年,一手締造了蘋果的商業領袖喬布斯罹患癌癥去世。一張喬布斯患病前后身體狀態的對比圖,凸顯出了營養支持治療在與癌癥抗爭中的重要作用。
對癌癥患者們而言,抗癌毫無疑問是一場持久戰。既要有前線消滅癌細胞的藥物軍隊,后方的營養補給更是重中之重。
但遺憾的是,中國的患者似乎更關注放化療、靶向治療或是免疫治療,對抗癌的新藥可能頭頭是道,但在對腫瘤患者的營養補給這一方面,我們做的卻實在表現欠佳。
上文中提到,在一項臨床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癌癥初診的階段就有58%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營養不良的情況!
圖:687例惡性腫瘤住院患者營養不良情況調查
在這個絕大部分人群飲食可以得到保障的時代,超過一半患者初診就存在中、重度營養不良的問題,這個研究結果可謂觸目驚心。
更加糟糕的是,根據研究顯示,在這些存在營養不良問題的癌癥人群中又有近一半人群未得到有效的營養支持治療。
圖:1903例惡性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治療情況調查
兩個50%,直接把我們腫瘤患者面臨的嚴峻營養形勢展現的淋漓盡致。首都醫科大學石漢平教授預測:如果我國腫瘤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得到有效的營養治療,至少可以將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事實上,癌癥本身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無序的癌細胞們會瘋狂掠奪人體的能量,造成肌肉蛋白質耗竭等一系列身體能量的損耗;此外,惡性腫瘤細胞可激活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癥反應,并影響相關的代謝途徑,包括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脂質的代謝及蛋白質的代謝等。
簡單來說,癌癥就像一伙窮兇極惡的山賊,瘋狂打劫路過商隊的糧食,而其他商隊聽說后也不向這個地區運糧了。久之,原本富庶的地區就會變得貧瘠。
另一方面,癌癥患者的營養不良還要“歸功于”一些謠言的廣泛傳播。忌口、偏食、餓死腫瘤、營養促進腫瘤生長等一些關于飲食的謠言在患者及家屬圈子中可謂甚囂塵上。
在一項針對腫瘤患者飲食習慣的調查中發現,近乎所有患者(99.6%)均存在膳食誤區,認為不可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93.0%的患者從未接受過規范營養教育;90.0%以上的患者服用靈芝孢子粉、海參、人參、冬蟲夏草以及其他類保健食品,而服用真正有效的特醫食品或腸內營養劑的患者比例不到10%。
一邊是腫瘤本身的消耗,另一邊是甚囂塵上的飲食謠言,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了癌癥患者高發的營養不良。
研究顯示,腫瘤患者發生的營養不良會嚴重影響腫瘤治療的效果,包括:
- 化療不良反應率提升(尤其以腹瀉風險提升17.3%為甚);
- 患者化療完成率降低14%;
- 放化療完全應答率降低近20%;
同時,對癌癥手術風險同樣有大幅提升:
- 術后并發癥風險增加14.5%;
- 術后感染率增加6.3%;
- 死亡率增加6.4%;
- 顯著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及縮短患者生存期。
2
癌癥患者到底應該怎么吃?
說了這么多關于癌癥患者營養不良的風險及危害,那么,重要的問題來了:癌癥患者到底應該怎么吃?
其實癌癥的營養支持治療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需要專業醫生或營養師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具體制定專項的營養支持方案來執行,具體可以到醫院的營養科進行咨詢。但我們有一些癌癥患者通行的飲食小TIPS給大家提醒。
癌癥患者的飲食有哪些注意點?
對癌癥患者而言,在日常飲食中應該多多注意這幾個重點內容:維持健康體重,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增加谷物(低碳水飲食)攝入,增加果蔬攝入,注意食品安全,通過特醫食品輔助營養支持。
糖類是不是癌細胞的食物?
對于癌癥患者而言,一個流傳非常廣的食療秘訣就是糖類是癌細胞的食物,避免攝入糖類可以斷絕癌細胞的“食物”,從而餓死癌細胞。
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論斷。目前臨床上沒有證據表明攝入糖類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當然,根據癌癥患者飲食指南而言,癌癥患者應該相對減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飲料的攝入。保證飲食的相對均衡,更加符合癌癥康復的營養要求。
對于正在治療中的患者,飲食方面應該有什么注意事項?
對治療中的患者而言,由于癌癥治療可能對患者的免疫系統造成部分影響,包括免疫抑制和白細胞減少。因此在治療期間一定要避免可能存在不安全致病微生物或其他因素的食物。
化療期間,腫瘤患者需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也不能喝酒。這些食物容易導致胃腸道不適,在化療期間,腫瘤患者的胃腸道由于藥物原因比較脆弱。此外,一些容易加重嘔吐與導致腹瀉的食物也盡量避免:例如香蕉、核桃等含油脂較多的堅果類、貝殼蝦蟹等海鮮類,這些容易導致腹瀉的食物建議少量或者避免。
3
特醫食品,癌癥患者值得關注的
重要營養手段
說了這么多癌癥患者的飲食攻略,但事實上仍有不在少數的患者無法順利的通過日常飲食來獲取足夠的營養。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腫瘤的進展導致的食欲不振及進食困難是最主要的因素。
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所謂“營養品”可能會讓患者們花了眼,考驗大家的“火眼金睛”。先說結論:
不要相信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只需要認準抗癌治療的特醫食品。
特醫食品全稱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包括大家常聽到的速愈素、安素、倍瑞搏等產品。特醫食品的適應癥和受眾涵蓋了存在營養不良,體重過輕,肌肉流失嚴重以及惡液質的癌癥患者。對癌癥患者來說,特醫食品有這些優勢:
- 滿足癌癥患者治療期的高營養需求
營養攝入量上,普通人每天需要從食物中補充25-30千卡/每千克(單位體重)能量,以及0.8-1克/千克蛋白質。而腫瘤患者在手術及放化療期,營養需求提高,每日需要的能量攝入至少是30千卡/千克,蛋白質攝入需要增加到1-2克/千克,以保證基礎氮平衡和能量充足。
然而,很多腫瘤患者治療期會出現吃不對、吃不下、吃不夠的情況,使得營養攝入遠少于腫瘤治療期的營養需求,導致營養不良,治療耐受力降低,治療副作用無法緩解,治療無法完成,生存率下降,治療費用增加,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因此,為了幫助這部分患者快速且容易地補齊每日營養,特醫食品特別研制出以高能量高蛋白為特點的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來防治營養不良,緩解惡液質等營養相關問題,讓患者順利度過治療期和康復期。
- 滿足癌癥患者免疫營養素需求
除了高蛋白配方以外,為了幫助腫瘤患者提高免疫力,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中還可加入免疫營養素,如n-3脂肪酸(例如魚油成分)、精氨酸、谷氨酰胺、核苷酸、高氨酸等;以及維生素C、維生素E、硒等維生素礦物質來配合治療,緩解癌癥發展。這些都是大部分普通奶粉和蛋白粉不具備的配方。
因此,在癌癥的臨床治療中,特醫食品通常是面對患者營養攝入不夠最佳的解決方案,也是營養科醫生幫助癌癥患者的最佳“利器”。
科學抗癌,更應該運用好營養支持治療這個有力的武器。參照癌癥患者飲食攻略,我們就能科學用好飲食這個武器,擊退癌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