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治療,首先要區分病理和分期。病理診斷主要是搞清楚性質,到底是不是癌,如果是癌,屬于哪一種類型的癌;分期主要是搞清楚嚴重程度,早期、中期、晚期,治療原則不同,患者平均生存期也截然不同。
截至目前,對于絕大多數晚期(也就是已經出現遠處器官轉移的4期)實體瘤患者,徹底治愈的希望還是不大的,5年生存率,總體而言也偏低。
對于這類患者,絕大多數時候,主要的治療手段就是藥物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血管生成藥物等——這原本是學術界和病友圈,都一致認可的抗癌常識。但是,凡事都不能太絕對,部分晚期癌癥病友走了極端,以為只能打針吃藥,白白錯過了其他有效治療的良機,從而使生存率大幅下降。
事實上,除了藥物治療,各類局部治療(手術、放療、射頻消融、介入和冷凍等)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有時候甚至可以發揮“起死回生”的作用。總體而言,局部治療在晚期癌友身上,可以發揮作用的場景,主要有三大類:
處理急癥和緩解癥狀
腫瘤不斷長大,壓迫神經和血管、堵塞空腔臟器(比如食管、胃、腸道等)、癱瘓正常器官(比如心臟、肝臟和腎臟等),從而可能導致一系列的急癥,如腸梗阻、大出血、椎體病理性骨折導致截癱等。
當晚期實體瘤患者出現上述急癥的時候,一般都需要立即接受相應的局部治療,從而緩解癥狀、挽救生命。
比如針對腸梗阻的造瘺手術、針對大出血的介入栓塞、針對病理性骨折的放射治療等,這些恰當的局部治療,不僅可以讓晚期實體瘤患者度過危機,更重要的是可以讓病友獲得接受全身藥物規范治療和長期生存的機會。
針對各類腫瘤急癥,部分腫瘤病友存在一個誤區:腫瘤已經導致這么嚴重的癥狀了,又是腸梗阻、又是大出血、又是半身截癱之類的,是不是意味著病情已經完全失控,只能坐以待斃了?這時候再接受各種有創傷的手術、介入之類的治療,是不是徒增患者的痛苦,毫無意義?是不是應該直接放棄治療,回家算了?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比如,近期一項前瞻性臨床試驗數據顯示:立體定向放療用于合并劇烈疼痛的椎體轉移,57位患者入組,治療后82%的患者疼痛明顯緩解,而且絕大多數患者疼痛的控制可以維持5年以上,配合后續積極合理的藥物治療后,這批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然有21%。
再如,姑息性放療用于合并慢性出血性的晚期胃癌,這類患者由于腫瘤較大侵犯微小血管,一直在慢慢出血,但是由于腫瘤擴散轉移很多,無法接受手術切除;此外,由于腫瘤侵犯的血管都是末梢的微小血管(否則就不是慢性失血了,而是急性大出血了),介入栓塞也無法開展——這時候,姑息性放療是一種可行性的備選方案(對于這類消化道腫瘤慢性出血、肺部腫瘤慢性出血的病人,放療是其中一個治療手段,很多病友不知道)。今年《胃癌》雜志公布的一項前瞻性數據顯示:55名患者入組,接受姑息性放療,2個月的時候有56%的患者出血被止住,4個月的時候有78%的患者出血被止住,8個月的時候有90%的患者出血被止住。
寡轉移
晚期癌癥患者,假如全身轉移的病灶并不多(轉移的器官數不超過3個,轉移的病灶總數不超過5個),合理的藥物治療搭配積極的局部治療(手術、放療、射頻等),是有望讓部分病友獲得長期生存甚至臨床治愈的。
關于這個概念,咚咚已經做過多次的科普,強烈建議大家溫故而知新:
這方面的數據,其實最近幾年是呈現井噴式的報道,各大癌種、各種局部治療手段,只要是寡轉移狀態,幾乎屢試不爽。
比如,就在去年年底,《柳葉刀.腫瘤學》雜志又公布了一項重磅研究,腎癌術后出現寡轉移的患者,對寡轉移的病灶進行積極的立體定向放療,可以讓相當一部分患者獲得又一次長期的穩定,從而推遲甚至不需要使用額外的藥物治療。
這項研究一共入組了30個受試者,接受立體定向放療后,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時間為22.7個月(1年的無疾病進展生存率為64%),也就是說腎癌術后出現寡轉移的病人,接受立體定向放療后,平均可以維持近2年(療效維持時間較長的一部分病人已經維持超過3年),這段時間不用打針吃藥,照樣維持的很好,等再出現問題的時候,再考慮接受合適的藥物治療(藥物一直都在更新換代,晚一點上藥物治療,還有機會用上更好的治療方案;現階段晚期腎癌一線治療要么是雙免疫治療,要么是PD-1抑制劑聯合TKI藥物治療)。
經動脈持續泵入化療
第三種情況,是近年來日益開展起來的經動脈持續泵入化療。絕大多數藥物治療,傳統上,要么是口服,要么是靜脈輸液,均是作用于全身的。但是,利用介入的手段,直接將化療藥物在腫瘤的局部進行釋放,可以更精準地打擊癌癥,從而在理論上做到減毒增效。
這方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教授們在肝癌里積累了廣泛的經驗,論文在國際學術舞臺宣讀并發表在國際同行認可的學術雜志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咚咚2年前就做過報道:經肝動脈灌注化療:安全高效,國內外頻傳喜訊
除了上述已經公布過的數據,不久前趙明教授團隊再次在《JCO》上發布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3期隨機對照數據,一組是經典的索拉菲尼靶向治療,一組是經肝動脈泵入化療,結果顯示:經肝動脈泵入化療這一組,中位總生存期明顯更長,從8.2個月延長到了13.9個月。更難能可貴的是,130個接受了經動脈泵入化療的病人中有16個病人腫瘤明顯退縮、降期,從而爭取到了包括手術、射頻消融在內的根治性局部治療的機會,這部分患者后續經過積極的根治性治療后,1年的生存率高達94%,其中部分病人有望實現長期生存。
參考文獻:
[1]. Long-Term Results of Dose-Intensified 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for Painful Spinal Metastase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21;110(2):348-357
[2]. Treatment response after palliative radiotherapy for bleeding gastric cancer: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JROSG 17-3). Gastric Cancer. 2021. doi: 10.1007/s10120-021-01254-w.
[3].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in lieu of systemic therapy for oligo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a single-arm, single-centre, feasibility,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21 Dec;22(12):1732-1739
[4]. Arterial Chemotherapy of Oxaliplatin Plus Fluorouracil Versus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Biomolecular Exploratory,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FOHAIC-1). J Clin Oncol. 2021;JCO210196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