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類的養生運動有很多,如大家熟知的太極拳、一直很受推崇的八段錦等等,但對于年歲較高、或是病情還相對不穩定的癌友來說,很多繁瑣的操式并不是那么適合,所以“接地氣”的運動,就普適大眾了。
如“撮谷道”,這是中醫的稱謂,西醫則叫它“提肛運動”。《養生十六宜》中提到“谷道宜常提”(谷道指肛門),蘇東坡也曾言:“養生長壽古方,肛常提也。”另外明代曹士珩的《保養密要》,清代汪昂的《勿藥元詮》等著作中也都有相關的論述。
提肛運動雖然聽起來有些“不雅”,且過于簡單了,但它受到那么多歷代醫家的推崇與追捧,這其中的益處自然也是不少。
一、提肛好在哪
1、升陽補腎
中醫認為,“撮谷道”可活血化瘀,經常做有升提陽氣、通經活絡、益壽延年的作用。
此外,這個動作可刺激會陰穴,會陰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古時,李時珍曾言:“此脈才動,百脈俱通”!可見其重要性。
2、促進排便
提肛運動,同時能促進腹部的血液循環,增加腸道蠕動的速度,減少食物在體內存在的時間,有助于減少便秘,順利排便。
3、防治肛腸疾病
此外,通過對肛門的收縮和舒張,可促進肛周的血液循環,對痔瘡癥狀也可起到一定的預防和緩解作用 。
提肛運動,不需要特地抽出時間、找合適的場地、或借以任何器械。且不管是站著、坐著、或躺著都可以。但還是需要掌握正確方法,且次數不要過于頻繁,不然可能會造成提肛肌訓練過度,影響排尿功能。
二、正確做法需掌握
練習時,盡量放松全身,向上收提肛門的同時吸氣(忍大便狀),停留10秒鐘,然后慢慢呼氣,以小腹部產生溫熱感為宜,再緩緩放松肛門和全身。反復做20~50次,每日做2~3回合即可。
總之,“提肛”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若能長期堅持,必能受益。但筆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它也存在一些禁忌人群,不建議操作的,以免加重病情,反而得不償失。
① 陳舊性肛裂患者;
② 肛周炎癥性疾病;
③ 處于饑餓、精神緊張狀態、或剛做完手術者。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