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媽,怎么今天早上喝豆漿啊?牛奶喝完了?”小趙看到餐桌上的豆漿很疑惑,家里每天早上喝的都是牛奶,她喝了十幾年了,怎么今天突然變了?
“聽說牛奶喝多了,會有致癌物沉積,對身體不好。從今天起,咱們就不喝牛奶了,改喝豆漿。”小趙的母親王女士一本正經解釋道。
“牛奶會致癌?從來沒聽說過這事兒,是不是謠言啊?我們喝了這那么多年不是沒事兒嗎?”
“保險點兒好,現在沒事不代表以后都沒事,還是少喝吧!”
從“一杯牛奶強壯中國人”到“牛奶致癌”,牛奶近幾年的“風評”逐漸走歪,長期喝牛奶,到底是健康效益更高,還是弊大于利?今天小艾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牛奶致癌”這個問題。
一、每天喝牛奶,乳腺癌患病風險可增加30%
一項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發現,即便是適量攝入乳制品,也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根據攝入量的不同,風險最高可達80%。
洛馬林達大學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近5.3萬名北美女性進行了8年的跟蹤調查。通過食物頻率問卷(FFQ)對這些女性的飲食攝入量進行估計,并重復24小時的回訪。
最初這些女性都未患癌,而到研究結束時,隨訪中有1057例新的乳腺癌病例。與乳制品攝入很少或不攝入相比,攝入較多的乳制品卡路里、乳制品與較高的乳腺癌風險相關,尤其是牛奶,關聯性更強。
論文第一作者Gary E. Fraser博士表示,每天喝1/4至1/3杯的牛奶,可能使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30%;每天喝一杯牛奶,相關風險會上升到50%;而每天喝2-3杯牛奶,相關風險可能上升到70%-80%。
基于上述研究結論,研究人員這可能跟牛奶中的性激素含量有關。女性乳腺癌是一種激素反應性癌癥,而奶牛乳汁中性激素含量較高。
二、奶制品攝入量較高,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顯著升高
洛馬林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28737名未患癌癥的男性進行了平均7.8年的跟蹤調查,通過定量食物頻率問卷(FFQ)評估這些參與者的具體飲食情況,并收集了他們的人口學特征以及前列腺癌癥的狀態。
最終數據顯示,在所有的參與者中,累計出現1254例前列腺癌病例。而與每日僅攝入20.2g乳制品(約每周0.5杯牛奶)相比,每日攝入430g乳制品(約每天1.75杯牛奶)的參與者,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增加了26-27%(p<0.01)。
但有意思的是,乳制品攝入量與前列腺癌患病風險并非呈線性關聯。在較低的乳制品攝入量范圍內,風險會增加更多;而當每日飲奶量到達150g之后,這種風險似乎達到了“飽和狀態”。
也就是說,與不飲奶的人相比,每日只喝50g牛奶都可能大大提升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但每日飲用150g和300g牛奶的人,其中的患病風險區別并不大。
對此,研究人員建議,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或符合其他高患癌風險特征的男性,要“謹慎”飲奶,可選擇豆奶、燕麥奶等非乳制飲品來代替牛奶。普通人若實在擔心飲用乳制品增加患癌風險,可以優選酸奶、奶酪等。
三、根據上述研究,牛奶就不能喝了?
上述調查研究或多或少表明了,攝入過多的乳制品,尤其是牛奶可能增加患癌風險,那么我們是否應該少喝甚至不喝牛奶呢?
其實不然。上述研究多屬于觀察性研究,而非隨機對照試驗,因此所觀察到的關聯性并不能直接證明乳制品攝入和癌癥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
而根據過往多項研究,喝牛奶給人類帶來的益處,如促進生長發育、預防慢性疾病、治療營養不良等非常明確。
所以,綜合來看,牛奶還是能喝的,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也推薦國人每天攝入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當然,或許還有人會問,普通人喝牛奶當然沒問題了,但是癌癥病人體內腫瘤“蠢蠢欲動”,也能照常喝牛奶嗎?
答案是可以。腫瘤患者由于體內癌細胞生長,影響代謝能力,導致葡萄糖利用下降,骨骼肌和內臟蛋白大量消耗,同時內源性脂肪分解增強。因而,腫瘤患者往往需要更充足的蛋白質和熱量補充。
而牛奶在內的奶制品可以很好地提供腫瘤患者需要的能量物質,是增強營養和免疫的優選食物,所以患者可以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及運動狀況來攝入適量的牛奶或乳制品。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姚穎教授建議,治療期和康復期(尤其是帶瘤生存的患者)的腫瘤患者,如果沒有嚴重的營養消耗,每天可攝入1~1.2g/kg蛋白質;如果患者有營養不良等營養消耗,那每天攝入蛋白質則增加至1.2~2g/kg。
四、關于牛奶的2個“常識”,其實是假的!
1、早上喝牛奶最好?
有人認為早上是最適合喝牛奶的時間,因為早晨8:00-9:00腸胃蘇醒,吸收功能較好,這個時候喝牛奶能加快胃中蛋白酶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但實際上,喝牛奶沒有什么所謂的最佳時間,一天任意時段都可以喝,營養價值并不會因為攝入的時間段而發生變化。
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乳糖不耐受人群因為乳糖酶不足,空腹喝牛奶容易出現腹脹腹瀉,所以不建議早上空腹喝牛奶。
2、牛奶雌激素高,容易性早熟?
目前并沒有可靠證據能證明喝牛奶會導致兒童性早熟或損害兒童健康。奶牛產奶過程中的確會自然分泌一種天然雌激素,但含量極低,對人體沒有傷害,人類母乳中所含的此類雌激素甚至高于牛奶。
而如果是人為添加,用語治療母牛疾病的雌激素,國家也有著嚴格限制,相關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所以,只要是從正規廠家購買的牛奶,就不必過于擔心雌激素問題。
均衡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前提。關于乳制品攝入會增加致癌風險的說法目前并無可靠依據,相反,乳制品給人體帶來的營養價值非常明確。因此,不必過多的擔憂乳制品對身體的隱患,可以放心飲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