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患者一進診室門,就大倒苦水:能不能不化療了,只吃中藥?太難受了。
我了解了下患者的情況:
1、患者年齡54歲,直腸癌(中低分化腺癌),伴淋巴轉移、骨轉移,性格急躁,易焦慮。因害怕不敢進行西醫治療。
2、白細胞偏高,血紅蛋白偏低,腫瘤標志物中CEA、CA199、CA724、NSE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3、PET-CT顯示,患者除原發灶和轉移灶外,肺部、乳腺、甲狀腺均有結節,有肝囊腫、脂肪肝等慢性病。
這個患者的病情其實是比較嚴重的,已經多發轉移,處于晚期狀態,一般臨床是以放化療為主的綜合性治療,這個患者的體質尚好,是適合化療的,骨轉移可做局部的放療。因此沒必要只單純進行中醫治療,中西結合治療效果會更好。
這樣的患者,在臨床中比比皆是,我非常理解這部分患者。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或者培訓,看見或聽見癌癥患者化療后怎樣怎樣,嚇都要嚇死了,更別提治療。患者心里本身抗拒的是化療帶來的“壞處”,沒有過多考慮放化療帶來的“利”。
能不能只吃中藥?這個需要辯證看待,因為有些患者的病情是非常適合化療或放療的,這時候就沒必要硬是拒絕化療。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最終目的都是讓患者活得更好,因此,怎樣讓自己活得更好,就怎么治。
比如去年2月份有一個患者,她是宮頸癌,看診的時候就問我,能不能不化療,純中藥治?從受益角度上講,這個患者化療要比不化療的受益度高,最好還是化療。如果害怕化療副作用,加上中藥一起治療就可以,把化療的副作用降下去,把正氣提上來,一樣能達到目的。
如果患者目前的狀態或病情處于一種可化療也可不化療的時候,可以選擇不化療只吃中藥,但如果化療后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還是建議化療。后面這個患者也聽進去了我的話,回去后接受了化療,配合著中藥,也沒有出現患者無法耐受的副作用,比較和緩的度過了化療期。
再比如我還有一個患者,年齡74了,肺癌肝轉移、腦轉移、腹膜轉移,有腹水,飲食差,醫生預言活不過半年,情況是很不樂觀的。這個時候再上大劑量的化療,很可能人一下子就緩不過來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建議患者家屬,別上化療,先中藥治療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后來這個患者活了兩年半,大大延長了生存時間,終末期也沒有那么痛苦。這其實就達到了我們的治療目的。
每一種治療方式都有利有弊,每一位患者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如何治療也非想當然,治療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一定要在仔細評估各種治療方式的收益與風險后,謹慎安排治療方案,目的就是讓患者能活得更好,大家不要設限,主治醫生會安排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