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腫瘤專科醫生潘戰和。有人問,做手術會不會把腫瘤弄破從而加速癌細胞擴散?
這是很多人的擔心,其實也是醫生的關注。做手術確實有可能把腫瘤弄破,而如果把腫瘤弄破了,確實有可能會造成癌細胞的播散(癌細胞脫落種植,造成所謂腫瘤種植轉移,種植轉移也是癌癥轉移的途徑之一)。
正因為如此,腫瘤外科手術除了遵從跟其他外科手術一樣的原則比如無菌原則,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無瘤原則”。
什么是無瘤原則?
這個指的是手術醫生在手術操作過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規范,比如手術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切忌動作粗暴,不擠壓;手術中把癌組織體病灶和正常組織隔離開;銳性解剖,也就是說要避免鈍性的撕扯增加出血和損傷風險;切斷血管時要先斷靜脈后斷動脈而不能反過來,否則癌細胞容易沿血管淋巴管播散;強調腫瘤整塊完整切除。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不切割原則(在遠離腫瘤一定的距離進行手術操作,要避免直接接觸或直接切割腫瘤)和整塊切除原則(完整切除腫瘤,而不能將腫瘤一塊一塊的切除)。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最大限度避免或減少癌細胞的播散。對于早期的局限的腫瘤,這基本是沒什么問題的,但有的情況可能風險增加,比如,腫瘤跟周圍的組織器官緊密相邊,甚至粘連在一起,特別是跟大血管粘在一起甚至包繞大血管或腫瘤侵入大血管壁,想要完整切除腫瘤是有一定困難的,強行切除可能風險極大,所以有時侵犯大血管的腫瘤無法手術,或者先進行化療等治療,待腫瘤退縮后再視情況考慮手術。
很顯然,想要做到盡量避免由于手術操作導致的把腫瘤弄破造成腫瘤播散,外科醫生要嚴格遵從瘤原則,手術過程中專心、用心、小心、細心,對解剖結構要非常熟悉,對整個手術操作流程爛熟于心,這顯然要求醫生要有相當的經驗。正因為如此,外科醫生的成長,需要一個歷練過程,從做助手開始,三助/二手(站旁邊的),到一助(第一助手,站主刀對面的),然后再到嘗試主刀,最后才是放手做主刀。
另外,要慎重選擇手術方式。傳統的開放式手術(比如開腹,開胸手術),腔鏡下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胸腔鏡手術等),機器人輔助下微創手術等。本質上這些手術方式不存在絕對的好或壞,關鍵是用在適合的腫瘤適合的部位適合的病人身上,不能一味迷信微創,不管什么手術方式,都不能犧牲療效為代價,都要嚴格遵從無瘤原則。
理論上手術操作確實存在造成腫瘤播散的可能性,但現實中這種幾率還是很小的,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這種可能性,從患者和家屬角度,建議:
1、選對醫院選對醫生
從概率上,癌癥手術特別是大的復雜的癌癥手術,優先選擇三級以上綜合醫院或腫瘤專科醫院;腫瘤專業科班出身的腫瘤外科醫生。
2、慎重選擇手術方式
當前手術的總趨勢是微創,但也不能一味迷信微創,要視情況而定。
3、不急著手術(急診手術除外)
除非是因為大出血等原因需要緊急手術,否則不建議匆匆忙忙急著手術,癌癥不是一夜長出來的,不急那一時,手術前的準備工作不能圖省事。分期要盡量準確,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其實已經轉移,但沒有檢查出來,分期不準確,而做了手術,這個手術本來是不必要做的);手術前該做的輔助治療(術前新輔助治療或轉化治療)要去做,很多人總想著快點手術,其實有的時候先做化療/放療等治療然后再手術才是更優的策略。強調MDT多學科討論決策。特別特別強調MDT多學科團隊的重要性。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