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有個特殊的卵巢癌患者,這個患者特殊就特殊在,一家三口都是癌癥:媽媽是肺癌,姐姐是乳腺癌,兩位至親都已故。
其實看到這里,經常看我文章的老讀者們應該就知道了:這個患者有癌癥家族史,屬于患癌高危人群,必須要注意定期體檢,盡早預防。
但是當時關于癌癥的科普宣傳力度沒這么大,老百姓也普遍沒什么防癌意識,不知道要定期篩查,因此忽略了這一步。等到腹部出現腫塊、疼痛等癥狀時才去醫院檢查,已經是卵巢癌晚期。
還有一個患者,這個患者也是一個腫瘤家族,媽媽是卵巢癌,爺爺肺癌,姥爺食管癌。
其實在八年前,身體曾經給過相關預警:雙肺磨玻璃結節,最大的結節有6mm,肝內多發結節,子宮肌瘤。大家不要小看這些結節或肌瘤,好像不是癌就沒什么大不了。但我們想想,這些結節、肌瘤是怎么形成的?
由于情志不暢、飲食不規律、熬夜、不運動等原因,導致身體環境逐漸被破壞,氣血運行不暢,氣機升降受阻,最后形成氣滯、血瘀、痰凝、肝郁等不健康狀態,出現各種不同性質的結節。因此,檢查出現結節的時候,其實就是身體給的一種警告:身體環境已經被破壞了,需要及時干預。
中醫強調治未病,也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后防復”,就是在出現一些不適癥狀,但還未出現實際的疾病時,提前干預,防止疾病的發生。如果已經出現病理狀態,中藥的作用則是防止病情惡化,控制它的發展,同時在康復后防止疾病的復發。
我們再說回這個患者,由于當時結節不算大,后續觀察中也未長大,因此沒有在意。18年由于頸部淋巴結腫大就醫,確診高級別漿液性癌,化療6次,并定期復查。19年因頸部淋巴結再次腫大就醫,做了一次化療后尋求中醫治療。
其實這個患者是很可惜的,也大意了。有癌癥家族史,后續又患有肺結節、肝結節、子宮肌瘤等多種疾病,腦中就應時刻繃有一根線,因為這部分人群的患癌概率要比普通人高出好幾倍,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并定期篩查。
好消息就是這個患者服藥近4年,沒再出現新發病灶,原病灶控制尚好,生活質量也可以,生活如常,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而壞消息則是,她的孩子也屬于癌癥高危人群,日后要注意定期篩查,并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將患癌的概率降到最低。
腫瘤高危人群就一定會患癌嗎?未必,但如果在有高危因素的前提下,不注意篩查和預防,患癌概率就大很多了。
不管是癌癥高危人群還是普通人群,患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患癌前會有一些提醒,如果能及時捕捉到這種預警,調節好人體五臟六腑的失衡狀態,改變癌環境,是可以及時扭轉癌狀態的態勢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