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癌癥都是一種可怕的疾病,萬一得了癌癥,難免慌亂。這一慌亂就難免病急亂投醫。各種抗癌方法,不管化療、放療、免疫還是靶向,各種療法全都用上,期望能獲得最好的療效。
殊不知,抗癌療法的應用并非越多越好。不恰當的聯用不但對治療無益,還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縮短生存期。
靶向+免疫治肺癌,療效不增,毒性更大
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都是肺癌治療中常用的新型療法,也都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的特點。然而這兩類療法卻有些不搭,多項臨床研究顯示,無論是最常用的EGFR-TKI,還是“黃金靶向藥”ALK-TKI,與免疫治療聯用都沒有更好的效果[1,2]:
● 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CheckMate-057和KEYNOTE-010研究中,雖然整體上O藥和K藥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在正在使用或既往使用過EGFR靶向藥的患者中,K藥和O藥都與化療沒有顯著療效差異。
● KEYNOTE-021研究中,有7位患者接受了吉非替尼和K藥聯合治療,5人出現了嚴重的肝損傷,并導致了治療中斷。
● CheckMate-370研究中,克唑替尼與O藥聯合治療13位ALK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人出現嚴重肝毒性,2名患者死亡。這也導致該研究被提前終止[3]。
不過,近來也有研究表明,接受靶向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靶向耐藥后使用免疫治療,也可能有不錯的效果(參考:PD-1用于EGFR耐藥肺癌患者取得”神效”,聯合治療有效率最高達90.6%),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可以在耐藥后改用免疫治療,但同時聯用免疫和靶向還是盡量避免吧。
EGFR+抗血管雙靶,唯獨奧希替尼聯合有害
EGFR抑制劑與抗血管藥物的聯合應用也是非小細胞肺癌中常用的一種聯合療法。像厄洛替尼聯合貝伐單抗,相比單獨使用厄洛替尼能降低40%的死亡風險[4]。不過,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奧希替尼,與抗血管治療聯合卻反而有害。
在BOOSTER研究中,155名EGFR T790M突變的患者接受了奧希替尼單藥治療或與貝伐單抗聯合治療,兩組患者客觀緩解率都是55%,而且聯合治療的中位治療失敗時間還比單藥治療斷了2.6個月,出現的不良反應也更多[5]。
奧希替尼與貝伐單抗聯合,反而更快耐藥
雙免疫治療,PD-L1高表達患者中增毒不增效
PD-1聯合CTLA-4的雙免疫治療也是一種常見的聯合治療。我們以前也介紹過,單免疫無效的患者可以試試雙免疫。但雙免疫治療同時也存在毒副作用更大的問題,是一類高效但也高毒的治療方法。
這也導致,在PD-L1高表達的患者中,直接應用雙免疫治療,非但療效相比PD-1單藥治療沒有優勢,副作用還會更多。
KEYNOTE-598研究中,568名PD-L1≥5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K藥聯合伊匹單抗或K藥單藥治療。兩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別為21.4個月和21.9個月,幾乎沒有差別。聯合治療組3、4級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還比單藥組高了12.2個百分點[6]。
不過另一項研究CheckMate-277顯示,在PD-L1陰性,單免疫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中,使用雙免疫治療相比化療能增加5個月的中位生存期[7]。
PD-L1≥50%的患者中,雙免疫治療相比單免疫治療沒有優勢
癌癥治療中,一種藥物在帶來療效的同時也會帶來副作用。綜合考慮藥物的療效、副作用,以及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合理用藥,才能獲得最好的療效。治療癌癥絕非用藥越多越好。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