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在臨床真實世界中,總有許多經友查出的肺結節風險很低,也無比焦慮,總想切了化驗,怕轉移怕進展;但也總有許多結友查出肺結節已經有一定風險,但無比糾結要不要手術,怕開早了又怕耽誤了;也有的結友查出肺結節已經比較確定惡性并有風險該手術,也要糾結是不是先中藥治療,能不手術盡量不手術。反正不管哪個階段、何種結節總是要糾結!其實就是對肺結節了解不夠、就是看我的科普太少、就是醫生意見太不統一、就是網絡上科普太多且說法不一。今天我們分享一例肺結節,看看她還要不要糾結。
病史資料:
基本信息:
女 40歲
主訴:
發現肺結節兩年。
現病史:
患者2021年8月出現后背肩甲骨疼痛,吃消炎藥后緩解。2021年9月檢查發現左肺上葉磨玻璃結節6毫 米,未用藥治療。平時有胸悶氣短。現為求明確治療,特來就診。
希望獲得的幫助:
希望葉建明主任給看看左肺上葉磨玻璃結節是否需要手術,判斷一下肺結節良惡性。
影像展示與分析:
我們先來看2023年3月的片子:
病灶出現,左上葉鄰近胸膜,相鄰胸膜略厚;有血管走向病灶;病灶輪廓與邊界清楚,是磨玻璃密度。
似見中間空泡征;胸膜有增厚影響;微小血管進入病灶;病灶輪廓與邊界清,密度不均勻。
胸膜間隙消失;輪廓清;灶內有少許偏實性成分;有微血管征。
表面不平像鋸齒狀;血管進入以及輪廓清。
密度欠均。
冠狀位見病灶有點偏長條狀,胸膜側密度高。
血管征明顯,毛刺征也有,胸膜略牽拉,輪廓與邊界清。
灶內偏高密度,考慮血管穿行可能性大。
矢狀位見血管扭曲進入病灶。
矢狀位見病灶似有空泡征,密度偏高,有毛刺與胸膜影響。
我們再來看之前的片子,此灶是如何的:
2021年10月時也是磨玻璃結節,有點狀高密度,輪廓與邊界清。
2022年6月沒有明顯變化,掃描條件可能略有差別,看上去輪廓較前稍糊。
再把今年的放在一起看,病灶沒有任何吸收好轉,密度欠均,胸膜間隙消失,有微血管征。
影像印象:
持續存在的左上磨玻璃結節,隨訪沒有任何吸收好轉,密度不均勻,有血管進入,有毛刺征,也有胸膜牽拉、空泡征以及胸膜間隙消失,灶內有血管穿行。進入的血管還扭曲改變走行后進入的。所以此灶極大概率是腫瘤性質的,從密度與影像征象看,以微浸潤性腺癌可能性大,不能除外浸潤性腺癌貼壁為主型。由于緊貼胸膜,不是說會侵犯,而是切除方便,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解決后顧之憂。
我的意見:
左上這個病灶持續存在,混合密度,有血管進入與空泡征,整體輪廓較為清楚,要考慮是腫瘤范疇的,應該以微浸潤性腺癌可能性大,位置非常好,能單孔胸腔鏡微創局部切除(楔形),我的想法是早點局部切了為好。意見供參考。
后續交流:
感悟:
醫生的意見不一致,是導致結友糾結的最重要原因。特別是良惡性說不定,更讓人糾結要不要開。但我想醫生一是要有傾向性診斷意見;二是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是常見情況,這時候從隨訪病灶風險與手術本身風險獲益來考慮與患者說明利弊,就是最好的意見。最后的選擇當然仍是要交給結友自己定的。
延伸閱讀(同名微信公眾號):個人觀點(2021.12.1):真正的肺癌個體化治療,就是做一系列的選擇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