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肺實性結節當影像報告描述為“不規則伴胸膜牽拉”,甚至也有“支氣管截斷、磨玻璃成分”等影像表現時,是不是基本就是肺癌?今天分享的此例,結友說我的意見非常重要,因為也有醫生告訴她性質不好定,建議其手術的。我們來看看如此必為良性的結節為什么仍要給她不確定的診斷意見。
病史資料:
基本信息:
女 64歲
疾病描述:
患者在今年1月新冠后在某醫大體檢發現一個不規則結節,牽拉胸膜,引起重大關注,3月又做了一次無明顯變化,后查閱往年某中醫院體檢ct網上片子后發現18年、21年都存在此結節,但是診斷單未報結節細節所以未發現,21年曾經報存在較大結節7mm,因為不同醫院和閱片人不同,所以不能肯定是否大小和形態有變化,因而也想請大夫細心審閱,所有上傳的是現有的診斷書:最早18、21年的片子有二維碼電子影像,最新的是今年23年3月的是某醫大dicom格式影像。有咽炎和兒時肺結核病史,感冒后容易咳嗽偶爾背痛。
由于已經65歲,是否還有觀察必要,還是直接手術穩妥呢,如果沒變化以后會發展為惡性嗎?另補充,還有一個0.5-0.6的小結節有血管穿行,這個是否有惡性危險,需要一起做手術嗎?麻煩醫生了,您的意見非常重要。
已就診醫院科室:
某醫大一院 胸外科。
希望獲得的幫助:
誠摯請問醫生結節是實性還是混合的,屬于良性還是惡性概率大?
影像展示與分析:
我們先來看2023年3月份最新的片子中主病灶的樣子:
病灶現出,寬基底與胸膜接觸,密度是實性的,邊緣非常平滑,鄰近胸膜也略有增厚。
病灶的基部明顯大于病灶寬度的范圍內胸膜均有所增厚。
鄰近胸膜增厚,葉裂處也有增厚表現。
病灶水滴狀,胸膜增厚明顯,感覺有牽拉,但不是因為結節收縮力導致的,而是鄰近胸膜增厚炎癥與病灶相連的樣子。附近葉間裂處也有增厚。
胸膜與結節之間一細線相連,更是符合炎癥后的纖維條索粘連。葉間裂增厚更明顯。
病灶除了上在實性部分以外,此層見其邊緣密度高,中間密度低;葉間裂不規則增厚并有歪歪扭扭的;鄰近胸膜均增厚明顯。
上圖紅色箭頭示病灶;黃色箭頭示灶內低密度;磚色箭頭示病灶與增厚胸膜處的連接是細線狀的,不是病灶收縮引起的;藍色箭頭示增厚胸膜與葉裂;紫色箭頭示局部有毛刺征的樣子。
明顯呈慢性炎表現,稀稀拉拉的感覺。
靠肺門側又有結節狀病灶出現,實性,長毛刺;相應胸膜增厚明顯。
結節灶毛刺就如蜘蛛網狀似的,長而細,缺乏牽拉力。相應胸膜增厚且范圍較廣。
長毛刺與胸膜增厚。
此層見如綠色箭頭所示有磨玻璃成分,但顯然并非圓形或類圓形,毛刺細長,缺乏收縮力;胸膜增厚;支氣管似有截斷,但結節灶密度偏低,更像纖維增生的密度與表現。
雜亂而界不清,毛刺細長,胸膜增厚。
纖維條索狀。
纖維條狀,胸膜仍增厚。
影像初印象:
患者右肺這個病灶雖有不規則、實性、胸膜牽拉、毛刺、支氣管截斷這些好像聽上去傾向惡性的影像特征描述。但病灶沒有膨脹性、有纖維增生的磨玻璃密度、邊緣不清、毛刺細長、胸膜牽拉力弱反而更像炎性粘連條索、支氣管截斷也不確切,并與病灶本身的表現不符合。幾乎肯定是良性的,不會是惡性。
既往影像與他處結節展示和對比:
先看2018年的:
病灶1:主病灶和現在的幾乎沒有變化。
病灶2:右下葉纖維增殖灶,密度過高。
病灶3:右下葉混合密度結節伴細長毛刺以及相應胸膜增厚。
病灶4:右下葉實性結節伴棘突與毛刺,并同樣有細長條索狀與相應增厚胸膜相連。
病灶5:右上葉實性不規則小結節伴血管征,但結節實性部分密度過高。
再看2023年3月的相應結節:
我們發現所有病灶都幾乎沒有變化。
我的意見:
紅色圈起來的是主病灶,藍色圈起來的是次病灶,均是實性、長毛刺、表面不平,但今年的與2018年比,沒有變化,而且鄰近胸膜增厚,考慮都是纖維增殖灶,良性的,不需要開刀,但年度常規體檢仍建議是要的。報告上說右上的是綠色圈起來這處也是良性的。我們如果再加上病史中提供的小時候得過肺結核,那么這些病灶都是陳舊性的結核病灶,是肺結核后遺留的疤痕。幾乎肯定就是良性的。以上意見供參考!
感悟:
隨著現在科普的普及,普通百姓都知道這些什么胸膜凹陷、胸膜牽拉、毛刺、血管征、邊緣不清、空泡征、空洞等影像特征,而且許多問診的結友要問CT值是多少、體積是多少、實性占比是多少、磨玻璃成分有沒有、有不有空泡毛刺與胸膜牽拉等這些非常專業的問題。但非專業的人員很容易孤立起來看問題,當見到影像報告上寫有“不規則、毛刺、胸膜牽拉”等這些描述的時候,就會非常緊張,若接診的醫生再模棱兩可一下,或有動了手術的小九九心思的話,那結友更是惶恐、焦慮、不安!
其實所有的影像表現都并非絕對,整體的性質與風險的判斷也是要綜合各種表現來定的,病史信息也異常重要。畢竟我們看的是機體的疾病,而不是孤立的影像特征。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