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傷口什么時間能夠恢復。良好的營養供應有助于促進傷口的愈合,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營養不良可能導致傷口遲遲不愈合。若營養匱乏、傷口長期暴露,感染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那么在手術后,需要補充哪些與傷口愈合有關的營養物質呢?
1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一切細胞與組織構成的基礎性成分,不僅參與健康組織的構成,也參與受損組織的愈合,與新生血管的形成、成纖維細胞增殖以及膠原的合成密切相關。因此是術后患者所必需的重要營養物質。術后患者所應當關注的不僅僅是蛋白質的量,也同樣要關注蛋白質的質量。優質的、易于吸收及利用的蛋白質對于患者的愈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像瘦豬肉、瘦牛肉、雞蛋、鴨蛋、鵝蛋、牛奶、羊奶等均屬于優質蛋白質。
2維生素C。維生素C是在整個維生素大家族中我們最常耳聞的一類。它在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膠原蛋白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膠原蛋白是一類充滿孔隙的立體結構,在傷口恢復的過程中,首先通過膠原蛋白搭建一個“構架”,再在這個構架之上進行修復,傷口的恢復速度會更快,且不易產生疤痕。
正常生理狀態下,膠原蛋白是皮膚及其它各類軟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在術后傷口愈合期間需求量會更大,因此這一期間患者更應當保證維生素C的供給。一般來說,從蔬菜和水果當中就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C。比如苦瓜、黃瓜、番茄、卷心菜、西蘭花等。
3鋅。鋅經常作為人體新陳代謝所需的多種酶的啟動因素存在,參與人體脂肪、蛋白質及核糖核酸等多種物質的合成與代謝,有利于促進表皮細胞的分裂,加快傷口新生肉芽組織的形成,同時也對維持良好的免疫細胞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鋅的膳食來源很廣,像牡蠣、蛤蜊、蝦皮、海魚等,海產品類食物不僅含鋅量較高,還富含多種營養。另外,豬肝、牛肝、豬腎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鋅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后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作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