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今年32歲,她的腸胃一直不太好,多年來時不時吃完飯就會覺得腹脹,有時候還會有腹部疼痛感,但她沒有太當回事,覺得可能是吃的東西不干凈導致的。再加上不適出現的頻率不高,所以一直沒有重視。
大約從3個月前開始,身上的這些不適癥狀出現的越來越頻繁,后來幾乎每餐飯后都會出現。察覺不對的劉女士去了醫院檢查,經檢查她被確診為胃部惡性腫瘤,且癌細胞已經發生了多器官轉移。
這個結果令劉女士十分詫異,自己還這么年輕,怎么會被癌癥找上門?還一確診就是晚期。
在問及過往史時,醫生判斷可能與劉女士的飲食習慣相關,她特別喜歡吃各種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愛吃腌制的酸菜、咸菜,這些食物幾乎每餐都會出現在餐桌上,而這可能是將她一步步推向癌癥的“兇手”。
一、浙大新研究:每周吃腌菜,或增加癌癥和心臟病死亡風險
近日,《BMC Medicine》上發表了一項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跟蹤了我國10個地區44萬余名30~79歲無主要慢性病人群近10年的健康數據。
通過分析后發現,腌制蔬菜消費與增加成年人因出血性中風和食道癌過早死亡的風險有顯著相關性。每周1~3天攝入腌制食物,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會提高0.32倍;每周4天以上攝入腌制食物與消化道癌癥死亡風險增加1.13倍、食道癌死亡風險增加1.45倍相關。
對此,研究人員分析認為與腌制食物內含有大量鹽分、硝酸鹽、亞硝酸鹽相關,且食物在腌制過程中容易產生致癌化合物,最終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
咱們具體來看看,為啥說腌菜不好?
1、高鹽
鹽分攝入過多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容易誘發血壓上升,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誘發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發生。同時,會導致血管內膽固醇含量上升、血管彈性下降,對心血管健康不利,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發生。
除了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外,鹽分攝入過量還容易導致胃粘膜受到刺激,損傷胃壁,增加罹患胃炎、胃癌的風險。
2、含亞硝酸鹽
腌制食物內往往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進入體內后容易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
但這時候就有個問題了,之前條件不好的時候幾乎頓頓吃咸菜,當時的人們也沒見患心血管疾病、癌癥啊?為什么現代人這么“矯情”呢?
二、為什么過去窮天天吃腌菜,心臟病和癌癥沒這么多?
1、過去體力勞動多,鹽分排出多
數據顯示,我國≥20 歲的群眾在1991年時平均身體活動水平為每周397代謝當量(MET),而在2011年時,該數值下降至了190.3代謝當量(MET),同比下降了近50%。也就是說,在最近的30年時間內看,我們的體力活動量就已經下降了一半之多。
在進行體力勞動時,身體會大量出汗,很多鹽分會隨著汗液而排出體外,這也是為什么老一輩人經常吃咸菜卻沒有問題的原因,因為大量鹽分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了。現代人多數都長期待在空調房內,出汗量很少,再攝入咸菜很容易導致鹽分攝入過量。
2、現代人鹽分攝入的渠道更多
過去的人們受到條件、時代的制約,所能攝入的食物種類較少,隱形鹽的攝入也很有限。而現代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食物、調味品的種類都大大增加,在無形中會攝入大量的隱形鹽,導致總體鹽分攝入水平超標。在這個基礎上再攝入大量咸菜,很容易誘發健康問題出現。
日常不建議攝入大量的咸菜,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咸菜,更加不建議吃。
三、這些腌菜,尤其不建議吃
1、沒腌夠時間的
腌菜在開始腌制的2天內亞硝酸鹽含量不高,在腌制3~8天時亞硝酸鹽含量達到巔峰,9天后開始下降,20天后基本會消失,所以吃咸菜建議吃腌制時間一個月后的,不然還可能導致亞硝酸鹽急性中毒。
2、產生不合格的“腳踩酸菜”
購買腌菜一定要認準大品牌有QS標志的,避免購買散裝、家庭自制的產品,不然可能會買到腳踩酸菜。
3、有異味的
一旦發現酸菜出現異味、霉變等,要及時丟棄,不能再食用。
對于現代人而言,咸菜不能算是健康的食物,但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只要控制好攝入的量,一般也不會給健康帶來過大的問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