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怎么輔助免疫治療的?這個問題終于實錘了。
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一種常見的益生菌——羅伊氏乳桿菌,可以跨越千山萬水,從消化道遷移到腫瘤之中[1]。而羅伊氏乳桿菌代謝產生的吲哚-2-醛(I3A)恰巧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強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效果。
研究還發現,在補充羅伊氏乳桿菌的同時補充色氨酸,能讓羅伊氏乳桿菌產生更多的I3A,進一步強化免疫治療。人類患者中也存在血清I3A水平和免疫治療效果相關的現象。
種種增強免疫治療效果的方法里,益生菌當屬最神秘的一個。不少研究都證實了益生菌和免疫治療之間的關系,PD-1、CAR-T等基于T細胞的療法都會受到益生菌的影響[2],糞菌移植也能在部分患者中逆轉免疫治療耐藥。
然而益生菌是如何促進免疫治療的,一直是個迷。
一些研究發現,腫瘤中有細菌存在的跡象,而且腫瘤里的細菌種類和腸道菌有關[3]。而且,不只是結腸癌、胰腺癌這類消化道腫瘤里會有腸道菌,黑色素瘤、乳腺癌這類與消化道無關的腫瘤里也能發現腸道菌。不過,這些腫瘤里的細菌是活的嗎?它們又是怎么促進免疫治療的?
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先在黑色素瘤模型中測試了4種常見益生菌對免疫治療的影響,發現羅伊氏乳桿菌對免疫治療的促進作用最為明顯。喂食羅伊氏乳桿菌的小鼠,腫瘤微環境明顯向促進免疫的方向轉化,腫瘤生長明顯受到抑制。
羅伊氏乳桿菌(紅色)抑制腫瘤效果最好
不過研究發現,喂食羅伊氏乳桿菌后,小鼠的腸道菌組成并沒有顯著變化,但從小鼠腫瘤的卻能培養出活的羅伊氏乳桿菌。而且,如果使用抗生素殺死腫瘤中的細菌,羅伊氏乳桿菌促進免疫治療的作用也不復存在。
促進免疫治療的是腫瘤中活的羅伊氏乳桿菌!
進一步研究發現,腫瘤中的羅伊氏乳桿菌會將色氨酸代謝為I3A,刺激T細胞上的芳香受體,促進T細胞的分化和激活。如果給小鼠喂食高色氨酸飲食,還能進一步增強羅伊氏乳桿菌促進免疫治療的能力。在人類患者中,也發現了血清I3A濃度和免疫治療效果相關。
血清I3A水平較高的人類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更長
研究人員警告,目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了解富含色氨酸的飲食是否會影響癌癥患者的預后:“這項研究不應作為建議,而應作為一個起點。我們希望它能引發其它研究,調查飲食如何影響免疫力和癌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