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感慨:
“感覺癌癥越來越常見,身邊患癌的年輕人
怎么越來越多了?”
確實,這樣的感受并非子虛烏有。
不僅是我們身邊的案例,就拿屏幕前熟悉的明星們,我們也越來越多的看到他們罹患癌癥的不幸消息:
43歲的音樂人趙英俊因罹患肝癌走了;
23歲的演員徐婷因淋巴瘤不幸離世;
33歲的歌手姚貝娜罹患乳腺癌去世;
……
甚至在前不久,曾參加某選秀節目的偶像練習生蔣智豪發文透露,自己已經患上了肺癌,并且已處于晚期。
所以,中國的癌癥,正在面臨「年輕化」危機么?
我們每個人,又能為自己和家人,做些什么呢?
「癌癥年輕化」是危機,同樣也是轉機
首先,我們需要回答上文提出的問題:中國的癌癥確實正在朝著「年輕化」發展。
下圖是由國家癌癥中心剛剛發布的最新中國癌癥數據統計。從折線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從20歲開始,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患上癌癥的風險就開始急劇增高:
這樣的情況在某些癌種中體現的更為明顯。
例如我們常見的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有個江湖諢號,叫做“不死的癌癥”。但它的發病率,卻是近年來“狂飆”最快的癌癥之一:
最近二十年以來,中國患者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上漲了超過10倍!最近幾年更是以每年超過20%的增長速率在上升。而主要患病人群,則是以30歲-50歲之間的女性為主;
還有一個例子也非常典型:
上圖是乳腺癌在不同年齡段的發病率趨勢。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出:從2000年開始,40歲以下人群的發病率在持續增加。
很明顯,無論是身邊的案例,還是從中國癌癥的大數據來看,患癌的年輕人都在不斷增加。
但面對這樣趨勢,為什么我們還會給出這樣的結論:
中國癌癥的年輕化是件“大好事”?
這就要從甲狀腺癌發病率飆升中掩蓋的真相說起:
我國學者曾在國際頂級期刊《柳葉刀》發表了一篇關于甲狀腺癌診治現狀的文章,探尋甲狀腺癌為何發病率如此飆升的原因。
首先,作者進行了中國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回顧。通過調查,作者發現2003-2011年間中國甲狀腺癌發病率保持著高達20%的年增幅。這個增幅速度遠遠高于平均水平。
到底是什么特殊原因,導致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如此之高?
通過患病人群的反復對比,作者得出了一個讓人費解的答案: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升高與人均GDP相關,當某個地區的人均GDP每增加1萬元,就能帶動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近1倍——其中女性增加0.93倍,男性增加0.90倍。
這是什么奇怪的關聯性?人們富裕了,反而帶來更多的甲狀腺癌?
繼續探究下,作者發現了其中的奧秘。越是經濟發達,越是健康意識明確的人群,甲狀腺癌檢出率越高。因為他們接受體檢的頻率更高,超聲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隱藏起來的“惡魔”。
也就是說,不是年輕人的癌癥發病率越來越高了,而是更多癌癥被更早的檢查出來了。
支持這個結論最好的證明,就是作者發現盡管甲狀腺癌保持著每年約20%的高速增長勢頭,但甲狀腺癌的死亡人數卻相比并沒有明顯變化。
這其中固然有甲狀腺癌治療難度不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發現癌癥的時間提前了,治療難度就相應下降了不少。
與甲狀腺癌類似的,乳腺癌也有著同樣的情況。乳腺鉬靶如今已經是女性體檢的一個常規項目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覺醒,年度體檢在工作中越來越多的被運用,更多的乳腺癌在早期被發現,造成發病率上升的同時,治療難度也下降了不少。
早發現,早治療。所以我們說,中國癌癥的「年輕化」是件大好事。
癌癥「年輕化」的其他原因
當然,造成癌癥「年輕化」的原因一定是多樣的,體檢的普及并不是其唯一的因素。
以乳腺癌為例,脂肪攝入、體重變化、月經初潮年齡、哺乳以及生育模式的改變,都或多或少,或正面或反面的影響了乳腺癌的發生;
而結直腸癌又被稱為“富貴病”,跟生活習慣變化(蔬菜少、久坐、肥胖、加工肉多、吸煙飲酒等)密切相關。
事實上,年輕人患癌還是一個相對罕見的事件。雖然患癌幾率在不斷增加,但它的基數依然非常小,如果你不到30歲,每年患癌的概率大約是萬分之六多一點兒,70歲的老人,患病風險是20歲年輕人的100倍以上。
你可以努力達成的目標
當然,我們絕對不能說年輕人患癌是個小概率事件,就放縱自己的壞習慣繼續發生。
癌癥都是從一點點壞習慣的積累,日積月累產生的。
如果把我們的健康看作是一個銀行,那每一個壞習慣,都在悄悄偷走我們的健康儲蓄。
如果不合理「規劃理財」,那等年紀大的某一天……銀行就突然倒閉了。
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健康、無負擔地活到老,每個年輕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在生活中做出一點點小改變。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做的預防事項包括:
【1】如果你超重了,請減輕體重到正常范疇;
【2】盡量多運動,就算在格子間上班,也要保證每天30分鐘的快走或慢跑,不要久坐;
【3】控制糖分攝入,控制鹽分攝入,多吃高纖維蔬菜;
【4】不要吃65攝氏度以上的燙食(包括滾飲);
【5】戒煙;
【6】戒酒;
【7】接種HPV疫苗;
【8】從30歲開始,每年接受體檢。你需要注意這些內容:定期檢查乙肝疫苗狀態,及時補打乙肝疫苗;每5年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切除高危息肉;每年接受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及時治療;每年進行乳腺鉬靶、B超等常規影像檢查。
癌癥并不可怕,一點點的積累,就能讓你遠離癌癥困擾!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