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經常看到很多乳腺癌患者出現骨質疏松、骨痛等骨健康問題,可能大家也疑惑,好好的骨頭怎么總出問題?
本文通過解讀《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2年版)》(以下簡稱共識),為大家揭秘乳腺癌相關骨骼問題發生原因,以及分享如何做好骨健康管理,以供參考。
01、乳腺癌治療可加速骨量流失
內分泌治療、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是乳腺癌患者的救星,同時也是一個“小偷”,從治療開始就一直在悄悄偷走患者身體里的鈣。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以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例。早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分為兩類:
- 一類作用機制是抑制卵巢功能,引起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包括卵巢功能抑制劑(GnRH)和芳香化酶抑制劑(AI);
- 另一類作用機制是抑制體內激素與腫瘤細胞結合,從而阻斷雌激素對乳腺癌細胞的促進作用,最經典的藥物就是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他莫昔芬。
這些內分泌治療藥物的共同點是——都可降低乳腺癌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
雌激素對于骨骼而言,具有抑制破骨細胞、促進骨質致密化、讓骨骼更牢固的作用。當雌激素低于正常水平,乳腺癌患者會遭遇骨丟失問題。
骨量的丟失會危害到骨骼的健康,帶來一系列骨安全問題,如增加骨質疏松和骨折的發生率,骨折的發生可造成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下降,若骨骼中的鈣被動釋放入血,會使血鈣升高,增加高鈣血癥的發生風險。
圖片來源:攝圖網
02、怎么知道自己“骨丟失”了?
骨量悄悄流失,人體也會相應發出“警報”。以下這些癥狀可能在提示:您的骨量正在流失!
1、容易腰酸背痛
以腰部酸痛為主,背部和全身多處關節有隱痛,翻身、起坐、彎腰時疼痛會加重。
2、身高變矮或駝背
由于骨量減少,骨強度下降,椎體難以承受原來的載荷,導致腰椎壓縮性骨折、變形,出現身高縮短或出現壓縮性骨折,均可使脊柱前傾、背屈加重,形成駝背。
有上述癥狀的患者,需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確診。
建議檢查項目:
- 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DXA)骨密度檢查
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DXA)骨密度檢查,是目前《共識》主要推薦的骨丟失診斷方法,該檢測法還可用于預測骨折風險和藥物療效評估。
雙能X線作為最常用的骨健康評估方法,其可以檢查全身各處骨骼的骨密度,包括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比如腰椎、髖部和前臂,檢查結果較其他檢測法可靠,能起到更好的預測骨折風險的作用。
- 血清25(OH)維生素D
在骨密度檢查同時,建議乳腺癌患者可做個血清25(OH)維生素D水平檢測,了解自己是否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的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少了這個好兄弟的幫忙,鈣就很難被身體吸收。這對于后續骨健康管理有幫助。
此外,對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骨丟失可能是腫瘤治療的原因,也可能是維生素D缺乏,還有一種原因可能是骨轉移引起的。
- 堿性磷酸酶活性測定
癌細胞轉移到骨骼,會不斷侵蝕、破壞骨骼,導致骨質流失。因此,存在骨丟失情況下,建議患者做個堿性磷酸酶活性測定,這是判斷骨轉移的可靠指標之一。如果生化檢查結果提示堿性磷酸酶明顯升高,需要進一步影像檢查排查骨轉移。
圖片來源:攝圖網
03、骨改良藥物可預防骨丟失
輔助內分泌治療會誘發卵巢功能衰竭,降低雌激素水平,對骨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快速骨質流失,增加骨折風險。
當前已有明確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骨改良藥物能有效地預防或減緩乳腺癌患者因抗腫瘤治療而引起的骨丟失,降低骨折等骨相關事件的發生風險,同時還有降低復發、遠處轉移和骨轉移的作用。
骨改良藥物包括雙膦酸鹽和地舒單抗。其中,雙膦酸鹽是最早開發出來的抗骨質疏松藥物,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用藥經驗。
《共識》推薦,乳腺癌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期間建議每3~6個月靜脈注射一次唑來膦酸4mg,持續2~5年,可有效地預防絕經后(包括絕經前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療)乳腺癌患者的骨丟失,進一步降低早期乳腺癌患者骨轉移發生的風險,提高生存獲益。
04、乳腺癌骨健康管理可以這樣做
腫瘤治療是導致乳腺癌患者骨丟失的主要影響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共識》中提到,也有多種其他的危險因素與骨丟失相關:
- 其他基礎疾病包括卵巢早衰、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風濕免疫性疾病等;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體力活動少、吸煙、酗酒及攝入過多碳酸飲料等;
- 一些藥物的使用,如糖皮質激素、抗抑郁藥物及抗病毒藥等。
對此,乳腺癌患者在治療期間,除了使用適當的藥物來預防骨丟失、加強骨密度風險評估和檢查外(每6~12個月進行檢測),做好生活方面的骨健康管理也很有必要。
骨健康管理這樣做:
1、補充鈣和維生素D
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具有提高骨密度、減少跌倒、降低骨折風險的作用
具體用法用量,《共識》推薦:鈣劑(1000 mg/d)和維生素D制劑(800~1000 U/d)作為基礎補充。
2、改變生活方式
吸煙會影響腸道對鈣質的吸收,導致骨骼強度下降,增高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風險;酒精也會對骨密度產生一定影響。
因此,建議患者戒煙戒酒,做到早睡早起,對骨健康有好處。
3、定期進行運動
康復期間每天堅持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跑步、太極等。讓自己動起來,特別是多進行戶外運動,充足的陽光照射有助于骨骼中鈣的沉積,更好地預防骨質疏松。但運動期間要特別注意防止跌倒和身體猛烈撞擊,提高對骨骼的保護。
圖片來源:頭條正版免費圖片
4、不濫用藥物
若需使用可能存在骨丟失風險的藥物時,應遵醫囑按量服藥,同時定期監測骨代謝指標、定期測量骨密度。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咨詢醫生替換骨丟失風險較低的藥物。
5、積極治療和預防慢性病
癌癥患者由于年齡、治療等原因,有著更高的慢性疾病風險,因此患者更應盡早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
對于本身存在關節炎、腎臟病、心肺疾病等慢性病的乳腺癌患者,骨丟失的風險較大,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因此乳腺癌治療期間也要遵醫囑按時服藥治療慢性病,以改善骨密度。
05、總結
根據解讀《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2年版)》,我們了解到,乳腺癌治療過程中多種因素會加速骨量流失,建議乳腺癌患者應定期評估骨密度及骨折風險,同時積極運動、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等。部分高危和中危風險患者,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骨改良藥物,以避免骨量過快地丟失。
希望各位覓友在看完本篇文章后,都能重視自己的骨骼健康,并做好骨健康管理,避免骨丟失引起更多骨骼問題影響到乳腺癌的康復。
圖片來源:攝圖網
溫馨提示:本文僅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醫院診療。意見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式請遵醫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