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張大爺和8歲李大娘都患肺癌晚期,一個活了三年,一年只活一年,這是為什么?同樣的癌癥,同樣是晚期,為什么一個快樂的活了三年,一個卻在痛苦中熬了一年,究竟發生什么?
85歲的王大爺在三年前確診了晚期肺癌,癌細胞已經出現全身廣泛轉移,家屬考慮王大爺年齡過大,身體狀態不佳,還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性疾病,決定做保守治療,帶著他游山玩水,去實現沒有實現的愿望,做想做的事,疼了吃止疼藥,體力不好就打營養針,每天沒有痛苦,快樂的活著,三年后安靜的離開人間,毫無遺憾。
而80歲李大娘卻是另一種景象,同樣的肺癌,同樣晚期,兒女們卻不愿放棄,拼命給李大娘治療,放療,化療,手術輪番上陣,到處尋醫問診,他們的期望值很高,總是想著一勞永逸的治病方法,總是想著奇跡能夠發生,但是也很容易導致急病亂投醫,甚至被人騙了都不知道,孝心固然可敬,但無知卻害的李大娘痛苦不堪,被各種毒副作用搞得體無完膚,不到一年在病痛的折磨中離開世界,結果是人財兩空。
隨著醫學發展癌癥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多,每一個癌癥患者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癌癥治愈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心理狀態,身體狀態,癌癥類型,分期,家庭狀況等等,癌癥治療方案更需要個體化方案,切不可盲目跟風,人云亦云,對于已經一個是晚期肺癌的高齡老人,過度治療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給機體造成巨大傷害,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加速死亡,熟話說治病不一定救了命,再多的錢在生命前也會顯得蒼白無力。在這世界不存在什么神醫,神藥。
國外一名醫生墓志銘有這么一段話令人深思:”有時是治愈;經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說明醫生主要工作是在做人文關懷,醫生是人,不是神,多數病醫生也
是無能為力的。
當疾病來臨的時候,我們期望太高,總是想找著一勞永逸的治病方法,總是想著奇跡能夠發生,晚期癌癥仍是醫學界難題,應該勇敢面對,量力而行,反之過猶不及,順其自然,盡人事聽天命,也許結果會令你意想不到。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