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品種來源】蜈蚣科動物少棘蜈蚣或多棘蜈蚣的全體。全國各地均有產,喜棲息于潮濕陰暗的地方。一般在7—8月捕捉,先用沸水將其燙死,然后曬干或烘干;亦可捕捉后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端,繃直曬干,生用或烘炙后入藥。
【別名】百足蟲、百腳、金頭蜈蚣等。
【性味】味辛、咸,性溫,有毒。
【歸經】入肝、心、胃經。
【功效】祛風通絡,止痙止痛,解毒散結,抗癌抑癌。用于治療腦腫瘤、骨腫瘤、鼻咽癌、淋巴肉瘤、肝癌、胃癌、食管癌、宮頸癌、乳腺癌、皮膚癌等多種惡性腫瘤。此外,本品是中醫治療癲癇、中風、偏頭痛、淋巴結核等的良藥。
【現代研究】本品主要含有類蜂毒樣化合物,即組胺樣物質,以及溶血蛋白、氨基酸、脂肪油等。藥理研究表明,本品有較好的抗癌效用。臨床應用研究證實,本品對胃癌、肝癌、宮頸癌、鼻咽癌、皮膚癌等有較好的療效,并有緩解癌癥疼痛及抗潰瘍等作用。
【日常應用】本品抗癌,日常應用以單味、復方研末服或煎汁服為主,亦有外用。
- 煎劑
(1)蜈蚣二藤湯:蜈蚣、白毛藤、烏骨藤、牛膝、白花蛇舌草。加水煎汁,每日1劑,分2—3次服。適用于骨腫瘤。
(2)蜈蚣銀花煎:蜈蚣、銀花,加水煎2次汁,分2—3次服。每日1劑,連服1一2個月。適用于食管癌。
- 散劑
蜈蚣抗白散:蜈蚣、全蝎、僵蠶、土鱉蟲。以上各藥烘干后共研末,拌勻備用。每日服3次,適用于骨腫瘤、白血病。
【使用注意】孕婦禁服。
【按語】蜈蚣屬以毒攻毒類抗癌中藥,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腫瘤,尤其對軟組織腫瘤、腦腫瘤、骨腫瘤、胃癌、鼻咽癌、肝癌、白血病、淋巴肉瘤等有較好的效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