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腫瘤界學術盛會——2023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于當地時間2023年6月2日-6日在美國芝加哥火熱召開。ASCO年會致力于癌癥的預防、治療和改善患者管理,以展示腫瘤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最新研究為特點,討論當前國際先進的治療方法,備受全球腫瘤界專家學者的關注。
在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治療領域,備受關注的AtezoTRIBE(摘要3500)1和DESTINY-CRC02(摘要3501)2于口頭報告專場公布了最新結果,醫脈通編輯整理如下。
AtezoTRIBE:
pMMR/MSS患者的免疫聯合治療探索
研究背景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無可爭議地改善了錯配修復缺陷/高度微衛星不穩定(dMMR/MSI-H)型mCRC患者的生存獲益,然而此類患者僅占全部mCRC患者的5%左右,約95%的錯配修復正常/微衛星穩定(pMMR/MSS)型mCRC患者難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基于此,II期AtezoTRIBE研究對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化療的療效進行了評估,研究者在此更新了總生存期(OS)結果。
研究方法
研究的納入標準為既往未接受治療的mCRC患者,患者隨機分配(1:2)接受5-FU+LV+奧沙利鉑+伊立替康(FOLFOXIRI)聯合阿替利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治療(干預組)或FOLFOXIRI聯合貝伐珠單抗(對照組)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包括PFS2和OS等。研究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研究共納入218例患者,其中干預組145例,對照組73例,兩組的患者基線如表1所示,兩組均有92%的患者為pMMR患者。
表1 患者基線特征
中位隨訪37個月后,針對主要終點PFS的分析顯示,干預組中位PFS為13.1個月,對照組為11.5個月(HR=0.71,95%CI:0.58-0.87,p=0.015),如圖2所示。
圖2 PFS分析
針對OS的分析顯示,干預組和對照組的中位OS分別為33.0個月和27.2個月(HR=0.81,95%CI:0.63-1.04,p=0.136),如圖3所示。
圖3 OS分析
亞組分析顯示,MMR狀態、腫瘤突變負荷(TMB)和免疫評分IC(IS IC)是PFS的影響因素,IS IC是患者OS的影響因素,如圖4所示。
圖4 PFS和OS亞組分析
針對pMMR隊列的PFS分析顯示,干預組和對照組的中位PFS分別為13.0個月和11.5個月(HR=0.79,95%CI:0.64-0.97,p=0.073),如圖5所示。
圖5 pMMR隊列患者的PFS分析
針對pMMR隊列的OS分析顯示,干預組和對照組的中位OS分別為30.8個月和26.9個月(HR=0.83,95%CI:0.64-1.07,p=0.172),如圖6所示。
圖6 pMMR隊列患者的OS分析
研究者此次未更新安全性結果。
研究結論
該研究證實,FOLFOXIRI聯合阿替利珠單抗和貝伐珠單抗可顯著改善mCRC患者的PFS,并觀察到OS的獲益趨勢。對于pMMR隊列,MMR狀態、TMB和IS IC是PFS和OS的影響因素,這些生物標志物或可為免疫治療未來的獲益患者群選擇提供助力。研究者認為,應在高IS IC評分的pMMR型mCRC患者中進一步評估該策略的療效和安全性,為此類患者提供更多的免疫治療臨床選擇。
DESTINY-CRC02:
T-DXd在HER2+ mCRC中的應用
研究背景
HER2是mCRC治療領域重要的靶向治療突破口,HER2+ mCRC約占mCRC的2%-3%左右。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已經在多種HER2+腫瘤患者的治療中大放異彩。在mCRC中,DESTINY-CRC01提示6.4 mg/kg的德曲妥珠單抗(T-DXd)在HER2+ mCRC中存在抗腫瘤活性,基于此,研究者設計了多中心、II期DESTINY-CRC02研究,旨在評估5.4 mg/kg和6.4 mg/kg劑量水平的德曲妥珠單抗在HER2+ mCR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研究的納入標準為RAS野生型或突變型、BRAF野生型的經治型HER2+ mCRC患者,患者的HER2狀態需經中心確認為免疫組化(IHC)3+或IHC2+/原位雜交(ISH)+。患者隨機(1:1)分配接受德曲妥珠單抗5.4 mg/kg q3w治療或德曲妥珠單抗6.4 mg/kg q3w治療,研究的第1階段共納入80例患者,兩治療組各40例;第2階段中,42例患者進入5.4 mg/kg德曲妥珠單抗治療組。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盲法獨立中心評審(BICR)的確認客觀緩解率(cORR),次要終點包括疾病控制率(DCR)、緩解持續時間(DOR)、PFS、OS和安全性等。研究設計如圖7所示。
圖7 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針對患者基線的分析顯示,84例5.4 mg/kg治療組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9.1歲,RAS野生型患者占比為82.9%,72.0%的患者存在肝轉移,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為3;40例6.4 mg/kg治療組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2.3歲,RAS野生型患者占比為85.0%,65.0%的患者存在肝轉移,中位既往治療線數為4。
5.4 mg/kg治療組患者的cORR為37.8%,均為部分緩解(PR),cDCR為86.6%;6.4 mg/kg治療組患者的cORR為27.5%,均為部分緩解(PR),cDCR為85.0%。其他疾病緩解情況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疾病緩解情況
5.4 mg/kg治療組患者的中位PFS為5.8個月,6.4 mg/kg治療組患者的中位PFS為5.5個月,如圖8所示。
圖8 PFS分析
5.4 mg/kg治療組患者的中位OS為13.4個月,6.4 mg/kg治療組患者的中位OS未達到,如圖9所示。
圖9 OS分析
安全性分析顯示,5.4 mg/kg治療組中藥物相關治療突發不良事件(TEAE)發生率為91.6%,其中≥3級藥物相關TEAE發生率為41.0%,嚴重藥物相關TEAE發生率為13.3%,1例患者因藥物相關TEAE死亡。6.4 mg/kg治療組中藥物相關TEAE發生率為94.9%,其中≥3級藥物相關TEAE發生率為48.7%,嚴重藥物相關TEAE發生率為15.4%,未發生藥物相關TEAE所致死亡。兩組最常見的TEAE如表3所示。
表3 常見TEAE分析
研究結論
5.4 mg/kg和6.4 mg/kg德曲妥珠單抗治療均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且前者的cORR更高。兩種劑量的安全性均總體可控,與既往的已知安全性一致,且5.4 mg/kg治療組的TEAE發生率更低。研究者認為,上述結果支持5.4 mg/kg德曲妥珠單抗治療成為此類患者的最佳治療劑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