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防止癌轉移的關鍵就在于調節各臟腑之間的平衡,改變患者的“癌狀態”,改善其體內的癌性環境,保護好未受癌毒攻擊的臟腑。臨床結果也表明,在手術、放化療乃至康復期介入中藥治療的患者,能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長的生存周期。給大家介紹三味臨床上常用的中藥。
1 七葉一枝花。中醫上認為其味苦、辛,性微寒,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良好功效。臨床上主要應用于治療肺癌、胃癌、肝癌、惡性淋巴瘤等等。現代藥學研究發現它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對于已經形成的腫瘤細胞,則具有殺傷作用,能夠破壞其細胞結構,促進它的凋亡代謝。
2腫節風。中醫認為腫節風性微溫,味苦、辛,歸心、肝經,其具有祛風通絡、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肺癌、肝癌、腸癌、鼻咽癌等痰瘀毒結者。
3 蜈蚣。辛,溫,有毒。歸肝經。具有息風鎮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惡性淋巴瘤、腦腫瘤、胃癌皮膚癌等,并可有效緩解癌性疼痛。蜈蚣能夠以毒攻毒,消散腫塊,應用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配伍,可內服,也可外敷。
中醫用于治療腫瘤的中草藥,主要分為以上三類。活血化瘀的藥可以促進血液運行,消除體內瘀血,清熱解毒的則能清除體內熱毒邪氣,消癰散結,改變患者體內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緩解,避免復發轉移。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