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
前言:為什么現在許多醫生已經認識到磨玻璃結節即便是早期肺癌仍有部分可安全隨訪?因為碰到的多了、經驗足了、多年隨訪沒有手術的見到了它惰性不長的行為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醫生去探索亞肺葉切除、探索淋巴結不清掃、才會去尋找影像與病理的契合度并期望從影像來判定病理性質、才會有許多醫生認為要細化區別對待不同的早期肺癌。
今天分享的這位結節發現伴空泡征的磨玻璃結節已經9年了,最早有8年前的影像,向我問診時,我對比了2015年1月與2023年3月的片子,幾乎沒有變化。再一次見證肺磨玻璃結節之惰性、之安全、之能觀察。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 40歲 。
病歷概要:
主任:您好!本人2014年發現有肺結節,這幾年一直有做檢查。2023年3月最近一次檢查報告說右肺環形結節影,壁略厚。以前只報告的是環形影,沒說壁略厚。還有以前都是說右側肺部有結節,這次報告單寫的是雙側肺多發微小結節,是有新增了嗎?
希望獲得的幫助:
請您幫我看看我的肺結節是什么情況,到了什么程度,是否能夠治好?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2015年時的影像:
病灶出現,磨玻璃密度,表面不平,也不光滑。
中間有空泡征,病灶呈環形,壁內有高密度點狀,考慮是血管走行在囊壁內,邊上有細條狀,微小血管可能性大。整體輪廓較為清楚,瘤肺邊界清。
病灶有的邊緣似見細毛刺樣征,但總體密度過淡。點狀高密度應該是血管穿行的關系。
再看2023年3月的:
病灶出現。
中間空泡,壁略厚,仍見血管穿行。整體輪廓清。
點狀高密度局限于囊壁內,結節囊壁雖有增厚,但密度仍較低,整體也小,瘤肺邊界是清的。
邊緣部分略顯模糊。
冠狀位見病灶也是圓圈形,但不太規則,此圓似沒有閉合成圈。
矢狀位也不是片狀的,而是近圓形的。
其他病灶:
右中葉微小磨玻璃結節,輪廓與邊界清,沒有實性成分。考慮是肺泡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左肺底片狀模糊影,當地醫生告訴她說此灶有危險,有8毫米。但我覺得這個病灶一是不像圓形或類圓形,而是呈片狀,整體密度又低,不太符合腫瘤的樣子;二是綠色箭頭所指與它相連的部分明顯是成片的,也不密實,應該是纖維增生或慢性炎或間質性改變的可能性大些。所以紅色箭頭所指這處也不考慮惡性。
我的建議:
右上葉伴空泡征的環形磨玻璃結節,從2015年1月時就存在,壁略厚,輪廓與邊界較清,隨訪沒有明顯進展,考慮是腫瘤范疇的,但以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且由于一直未有進展,風險低,危害性小,仍不需干預處理。次病灶在右肺中葉,也是微小的磨玻璃結節,沒有實性成分,才3-4毫米許,輪廓與界限也是清楚的,考慮不典型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可能性大,同樣風險低,近期不需管它。我的想法是仍常規年度體檢復查就可以了,真有進展時再來考慮局部切除干預事宜。以上意見供參考!
感悟:
持續存在的磨玻璃結節確實基本上都是腫瘤范疇的,但是不是考慮早期肺癌性質就一定要盡早手術切除或消融治療,這是兩碼事!就如此例已經9年了,幾乎沒有變化,回頭看還覺得當時該手術切除嗎?當然不是說以后也都不需要手術,如果病灶進展仍是要干預的,但誰能確定這是3年后,還是5年后,抑或10年、20年后呢?甚至或許永遠也長不到有風險的程度呢!只要我們能按時復查隨訪,定期體檢,磨玻璃密度的肺結節不會失控,它給了我們隨訪觀察的寬窗口期。
在體檢發現肺結節的比例這么高,普查發現早期肺癌都能達1.7%的比例之下,診斷磨玻璃結節是不是肺癌已經不是問題,診斷為早期肺癌后如何把握選擇最為適合的干預時機才是問題!追求手術量與利潤為第一要旨的醫院,肯定容易走偏,即使她是頂級水平的大型醫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