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患者家屬后臺留言,問“老太太身體不好,胃不舒服,一喝中藥就想吐,總是斷斷續續的喝”,其實,在臨床中和這位患者有相同疑問的人有很多,胃不好能吃中藥嗎?會不會越吃越嚴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胃不好的患者能不能吃中藥!
答案是:可以!
可能有些患者會疑惑,都說是藥三分毒,那胃不好的人吃中藥不會更傷胃嗎?雖說是藥三分毒,但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同理,拋開配藥談傷胃也是不科學的!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有數不盡的醫學大家為我們現在的中醫學奠定了夯實基礎。有以身試藥,嘗百草的神農氏,“中醫始祖”扁鵲,“神醫”華佗,著《傷寒雜病論》的“醫圣”張仲景,撰《本草綱目》的李時珍,集大成者的“藥王”孫思邈等等名醫大家,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理論著作供后人參考學習。
尤其在中醫治療脾胃系統疾病方面,從春秋戰國時期古老的《黃帝內經》,到漢代的《傷寒雜病論》,再到金元時期飲食勞倦內傷專著《脾胃論》,都對脾胃病的病因、病機、治法、方藥都有詳盡論述,更是有療效確切的歷史記載!
而在臨床觀察中,中藥治療胃病的療效也是優于西藥,且副作用相對較小(幾乎無副作用)。
可能有人想問,中藥會不會存在刺激性,對于有胃病的患者,比如患慢性胃炎、胃潰瘍等人群,本身胃黏膜就出現了破損,有炎癥,還出現胃痛癥狀的人是不是不夠友好?這樣的人吃中藥不會加重胃病嗎?會不會引起胃痛?
其實,中醫是十分重視脾胃的!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中醫用藥,會最大程度上保護脾胃,而不是傷害脾胃。對于癌癥患者而言更是如此,著名中醫腫瘤臨床專家李忠教授常說:“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可見人與飲食以及脾胃功能的重要性。胃氣衰敗是癌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腫瘤治療過程中,尤其是在中藥的配伍應用中,會時刻注意保護胃氣。
此外,很多人對中藥也都存在錯誤的認識,有些中藥非但沒有刺激性,還會起到很強的保護作用。比如中醫在治療胃病產生的疼痛時,會利用湯藥減輕胃酸刺激、修復胃黏膜、減輕炎癥,緩解患者不適。還有些癌癥患者在經過放化療等治療后,會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毒副作用,通過中藥的有機結合,可顯著降低胃腸反應不適等副作用。
當然,不排除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有刺激性的藥物,但通過中醫的配伍,也會減少其刺激性。
中醫在診胃病的同時,會發現患者一些關聯性疾病,比如常與胃病關聯的心理疾病!長期的心理疾病或者是長期的焦慮、抑郁情緒都可能會引發胃痛、胃脹、反酸等一系列胃部不適。胃與心臟一樣,是極度敏感的,不可小覷。
而癌癥患者也是有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的一大群體,所以,有時候吃中藥會胃痛,也不能排除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存在!
不過,如果醫生學藝不精,沒有準確辨證,藥物配伍不合理,沒能中和藥物對胃的刺激,患者也會出現胃部不適。因此,大家還是要找正規的醫院和正規的醫生,避免患者因此耽誤病情。有胃部不適時也要注意及時反饋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停藥或調方。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治病靠藥,養病要靠我們平時自身的調養!脾胃是人之根本,脾胃好了,運化好了,患者對于營養的吸收才會正常,防止因此出現營養不良,影響康復!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