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勤(化名)是一名膀胱癌患者,年關將至,養身體的同時,也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癌癥患者成功抗癌的經歷或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下內容由第一人稱表述)
得病之前,我的性格開朗活躍,因為母親喜歡唱歌,間接的我們也很喜歡音樂。
因為有尿血的癥狀去醫院檢查,我以為是尿結石或尿道感染沒當回事,自己去看的病,后來我愛人才告訴我是癌癥。有的人就認為得了癌癥就是絕癥,但我第一個念頭是,自己已經63歲了,花甲之年,這一輩子該享受的都享受了,除了一件事沒辦,那就是寫遺囑。遺囑寫好后,我愛人的反應也很平靜,她說早晚你也得寫。
我特別感謝我的愛人,她從來不會因為我是癌癥病人就特殊對待,平常該怎樣就怎樣。她美尼爾綜合征犯了,頭暈惡心,我還得去伺候她,每次我病的時候她比我還嚴重,有的時候可能是故意的,有時候是真的,但我深切感到了一種責任感在里面。
附近的一個鄰居也是癌癥患者,我本想聯合他一起正確對待癌癥,積極治療。但是鄰居卻說,這又不是什么光彩事,以后少和他談這些。說實在的,對我打擊挺大,而且我更覺得自己應該做出一個表率。
首先,不要看不起我。我并不覺得得了病就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其次,癌癥并不可怕,也不傳染。我一說是癌癥病人,有的人趕緊躲著我走,這樣躲著走反而會給病人造成心理壓力。人都有一種逆反心理,你越敵視、貶低我,我越要干好,這也是對我的一個反向的動力。
有些人問我為什么這么樂觀,首先我有精湛醫術的醫生,有親人的呵護,還有朋友、團員們的期待和慰問,都會給我積極促進的作用,就為他們,我也得好好鍛煉,聽大夫的話。
我有一個合唱團,在我還沒脫離五年危險期時,有一次大型表演,我去給大家唱歌。主持人知道我是癌癥患者后,就在唱之前介紹了下我的情況,介紹完了以后,每唱一段有間奏的時候大家就會為我鼓掌。
我的一個同事也被我的事跡感染,覺得我這種精神特別好,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一年不到,他也得了癌,他自己回憶說他得病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我。他說,我這么大歲數都在為這個社會服務,不怕苦不怕累,他也不怕。
直到現在他的心態還特別好,不僅加入我們的團隊,還鼓勵別人要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巨變。所以良好的心態特別重要,要把心放大,多為別人著想,別人對我們的表揚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劉勤能夠健康生活的兩方面重要原因
從他的自述,我們能看出來,劉勤先生能夠健康地生活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對于家人來說,他的愛人從來不會因為劉勤是癌癥病人就特殊對待,平常該怎樣就怎樣,這樣就避免了家人過于小心翼翼,給自己帶來太多的心理壓力。
第二方面,在于他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并不覺得得了癌癥就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不了解癌癥的人的敵視和貶低,反而成了自己向上的動力。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還影響了他一位后來患癌的同事,倆人不僅加入了公益抗癌組織,還一起鼓勵別的癌癥病人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的巨變。
劉勤先生的一句話說得非常好:“有些人問我為什么這么樂觀,首先我有精湛醫術的醫生,有親人的呵護,還有朋友、團員們的期待和慰問,都會給我積極促進的作用,就為他們,我也得好好鍛煉,聽大夫的話。”
一個人能夠經常保持豁達的性格和良好的情緒,培養和維護健全的人格及社會適應能力,對于防治癌癥非常重要。對于癌癥患者而言,更應該放松情緒,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各種檢查和治療。
劉勤先生在患癌之后,并沒有埋怨生活的不公,反而平常心待之,并出去參加各種歌唱表演,沒有與社會脫節,這對他健康生活11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樂觀積極的人才能度過。癌癥不是絕癥,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在經歷一場瀕臨死亡的夢境中,體會到對健康的渴望。因此,堅強的求生意志是最終戰勝癌癥的根本,合理治療、科學規范用藥和病人的積極心態是臨床療效的關鍵,幾方面缺一不可。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