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中藥抗癌,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喝中藥了,但其實中醫臨床根據破瘀散結、理氣化痰的原則,探索出了多種多樣的外治法,如針灸、艾灸、按摩等。今天我們著重介紹中醫外治癌痛。
下邊這位患者,后背很疼,我(李忠教授)找到痛點,當場針灸,效如桴鼓。
還有這兩位患者,扎完很快就舒服了不少,效果立竿見影。
中醫外治療法將藥物應用相應的治療方式施用于經絡、俞穴皮膚、孔竅等部位,以發揮其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節氣血、解毒化瘀等作用。
不過,中醫外治也有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應隨病癥變化靈活應用。臨床常用的外用方法主要分3大類:
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視頻中,李忠教授通過針刺對穴位進行刺激,調節機體功能,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補虛瀉實、調和陰陽的目的。
經絡具有聯系臟腑、溝通內外、運行氣血、抵御病邪的作用,在防癌抗癌上有其獨到的作用。
針灸也講究時令,比如春季,肝木升發,性喜舒緩,肝主藏血,故可以通過針刺或按摩期門、膽俞、肝俞、陽陵等穴位,疏肝理氣,健脾養血,達到防治癌癥的目的。
針灸激發人體經氣,充分調動人體的自愈力,利用機體自身的自愈能力,防癌抗癌。
膏藥貼敷法
用膏藥貼在局部腫瘤體表,利用藥物作用,以達消腫止痛、活血生肌、去腐目的。
目前膏藥外治腫瘤應用很廣,取得了一定的療效。臨床應用膏藥時,亦應辨證施治,對于皮膚過敏,局部滲出較多或有潰瘍者慎用或禁用。
臍療
臍,即肚臍,亦是神闕穴。其作用主要是疏經通絡,行氣活血達到調節人體陰陽與臟腑功能的目的。
臍療法將藥物做成合適的劑型(如糊、散、丸、膏等)敷在臍部,或在臍部進行隔鹽灸、隔姜灸、隔蔥灸、隔附灸、藥餅灸、拔罐等治療手段。
藥物敷臍療法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改善微循環的作用。例如隔姜灸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病養生、改變癌狀態的效果。
最后我分享大家1個可緩解癌性疼痛的外用方法:
組成:冰片30克,朱砂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米酒500毫升。
用法:將諸藥搗碎,裝入米酒中密封2天,臨床使用上清液,用棉簽蘸藥液涂擦痛處,有效解痛。
適用人群:癌性疼痛患者!
?注:本文提及藥材及藥方僅做科普分享,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除了藥物外敷外,針灸亦廣泛運用于晚期腫瘤患者的止痛治療中,針刺可選取百會、人中、合谷、三陰交,調節人體氣血運行,寧心安神,從而緩解疼痛,平衡臟腑陰陽。
無論你在抗癌的哪個階段,中醫藥都能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幫助你更好的治療、康復,預防復發轉移。
我在臨床中,針對每位患者辨證施治,結合20多年臨床經驗,四診合一,將藥方調整到適合單個特定的癌癥患者,充分發揮中藥的臨床療效:
1、改變癌狀態,防治復發轉移
2、消癌瘤,保護正常細胞和免疫力
3、減輕放化療等西醫藥的毒副作用
4、降低癌旁組織的炎癥和感染并發癥
5、緩解痛苦,提高生命質量
6、延長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期
大家平時在抗癌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隨時問我,出診之余我會盡快回答,著急的話,可以直接留言。
#癌癥##腫瘤##怎么控制癌細胞擴散##防癌抗癌##中醫抗癌# #中醫#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