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之前好好的,一化療就死了!”
“手術前還沒事,手術完反倒擴散了!”
“死于癌癥治療的人,要比死于癌癥的多。”
諸如這類說法,網上一搜一大把,翻看評論,發現支持此類觀點的也占到了8、9成。
到底是不是網上說的那回事呢?小艾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說清楚。
01 病人之前好好的,一化療就死了?
“病人之前好好的,一化療就死了!”這種說法成立嗎?有可能,但兩件前后發生的事情不一定存在因果關系,除非這種關系得以證明。
任何治療方式的不當使用都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即便只是流鼻水后吃點感冒藥。但是,化療對腫瘤的正面作用是已經得到臨床試驗和實踐所證實的。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的張曉東主任醫師指出化療有兩個作用,一是使腫瘤縮小,為治愈創造機會,二是改善生活質量。他說,這兩條都是寫進各國治療指南當中的。
當然,化療對每個人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這取決于腫瘤類型,病情的發展,患者的自身情況等。
對晚期腫瘤患者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生活質量,但前提就是化療要有效果。
以胃癌為例,聯合化療對于35~45%的患者是有效的,那么對其余的患者來說,就是折騰,但化療有效果的患者則在偷著樂。
上面說了化療可能有效,可能無效。那么化療會導致人死亡嗎?
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化療藥物便被用于臨床。
實踐證明,合理的化療可以使得20多種癌癥的治愈率有所提高,而有10種左右的癌癥甚至可以用單一使用化療的方式得到治愈,比如兒童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腎母細胞瘤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癌癥類型都對化療敏感,也不是任何分期的癌癥患者都可以在化療中得到益處。
有的癌癥患者接受化療之后病逝了,并不能說明化療對他有害,更有可能是化療對他來說沒效果,或者效果不顯著,無法控制住腫瘤的發展。
但需要提出的是,如果醫生使用化療不當,的確有可能使患者死于化療引起的并發癥。
也有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大有所擔心。這的確是一個麻煩的問題,但是有其他治療方法可以緩解的,主要是依靠藥物。
惡心嘔吐是化療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出現這種癥狀時,比較常用的是服用阿瑞匹坦、地塞米松、昂丹司瓊等藥物。此外,化療后,患者應該盡量吃得清淡點,盡量避免油膩、高糖、不易消化的食物。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惡心嘔吐的癥狀出現。
化療后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白細胞明顯減少,這時可以給患者做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療。而血小板減少的時候,則可以做重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治療。如此等等。
還有一個大眾比較熟悉的副作用就是脫發。這點患者可以比較放心,化療結束之后的三五個月內,頭發會重新生長。患者可以在化療之前先剪短頭發或剃掉,以免化療引起的脫發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此外,化療還可能引起腹瀉、便秘、肝損害、聽神經損傷、肺纖維化、口腔潰瘍,這些都有一定的方法可以緩解。
02 病人手術完之后就擴散了?
有人會覺得做手術也是不可靠的,做完了癌癥還會擴散。
但是,要明白一點,癌細胞擴散是癌細胞自己的一種本能,甚至是其他正常細胞的本能。因為細胞都是會不斷增殖的,只是正常細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癌細胞的增殖能力卻是無限的,而且還會隨血液轉移到別的組織。當癌細胞到達一定數量就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不管是手術,還是化療、放療,或是其他療法,目的就是要遏制癌細胞的增殖、擴散、轉移。如果說手術會致使癌細胞擴散,那么它就不是一種有效方法。
那么是否會有手術后擴散的情況呢?這是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在手術切除腫瘤的過程中,并沒有把腫瘤切除干凈,使得殘留的癌細胞繼續發展。即便腫瘤切除干凈,也可能存在癌細胞已經轉移而未被發現的情況。
要預防這種情況發生,手術后可以進行化療沖洗,減少擴散機會。
03 死于癌癥治療的人,要比死于癌癥的多?
的確有許多人是在癌癥治療過程中死去,但這并不代表他們都是因為治療而死的。不過,癌癥的確是一種非常復雜,惡性程度又很高的疾病。
因治療不當而死的患者確實存在,但這只是少數,更多的患者是因為遏制癌癥發展的治療追趕不上癌癥的惡化速度。
當然,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絕對安全的,比如上述所說的手術治療也可以引起許多并發癥,比如肺癌的手術治療可能引起肺不張、呼吸功能不全;
胃癌的手術治療可能引起幽門對食物的控制能力喪失,使得大量食物驟然進入小腸,引起上腹腹脹、惡心等。
有時,醫療過程中還出現過度治療的情況。比如在做手術時為了減少切除不干凈的情況而盲目鼓勵多切除周圍的正常組織,從而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功能恢復。
而化療劑量過多和次數過大,也可能傷及人體的正常組織和細胞。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建議直接放棄治療。正如前文所述,這樣的情況只屬少數。
事實上,大多數早期癌癥的5年生存率都很高。比如早期胃癌、腸癌的5年生存率都在九成以上。
許多癌癥在早期都沒有特別明顯的癥狀,但隨著癌癥或快或慢的發展,讓患者感到痛苦的各種癥狀就會慢慢浮現。
所以,在癌癥確診之后,就算患者沒有明顯癥狀,都應該盡早治療,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受的痛苦也會越輕。
聽任癌癥發展,腫瘤會壓迫器官、神經,這不止會導致癌痛,還會損害器官的正常功能。比如當肝癌不斷增大,腫瘤會使肝功能會受到極大的破壞。
如果癌細胞出現轉移,則會損害到更多的器官。轉移到胃里去,吃飯都會痛。
轉移到食道上,喝水都會痛。轉移到肺部,呼吸也會成問題。如果出現骨轉移,不管患者是動還是不動,都會持續疼痛。
這就是醫生有時會給晚期癌癥患者打嗎啡的原因。所以,有癌癥應該盡早接受治療。即便是早期,也不能怠慢。
多數癌癥是很難依靠單一的方式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的。
現在很多醫院在治療癌癥的時候都會根據癌癥的種類、分期,患者的身體情況、年齡等因素,制定多種治療方法聯合使用的方法,以期最大化治療效果,減少患者所承受的痛苦。
經過多年的發展,治療癌癥的技術已經得到很大的發展,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有所降低、手術更加精確、放療對正常細胞的損傷也大大降低,患者應該讓科學技術幫助自己,而不是消極放棄。
拒絕一切治療,包括一些緩解痛苦的治療,只會讓患者更加痛苦。
參考資料:
1.《多少癌癥病人是被“嚇死”的》.環球網. 2015年5月24日
2.《專家稱過度治療令癌癥死亡率攀升致玉石俱焚》. 中國廣播網. 2013年7月15日
3.《晚期癌癥患者放棄治療后護理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和對策》.天津護理.2007年10月7日
4. 《確診癌癥后,如何選擇醫院和治療方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2019年4月22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