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類型,大約占其45%左右,以TNM分期法評估為Ⅰ期、Ⅱ期、ⅢA 期的腫瘤都有可能手術治療,而ⅠA期術后不做輔助化療,ⅠB期術后輔助化療存在一定的爭議,這是為什么呢?
大家也都知道手術是局部治療方式,刀再怎么鋒利也只能切除了腫瘤及周圍的淋巴結,對于有可能潛在遠處的癌細胞無能為力,也就是術后輔助化療的意義所在,簡單地說化療是清掃腫瘤的殘余勢力。
目前常用的檢查手段,發現腫瘤直徑多是幾毫米以上,檢查沒發現會是什么情況呢?沒有、或者有“微轉移”的情況都可能,只能是分期越早、腫瘤越小“微轉移”的幾率越小,或者越少。
派出同樣的戰斗部隊,而敵人數量多少決定我們的付出是否“劃算”?若只有個別敵人,飛機、大炮去了很多肯定劃不來!和化療一樣,全身癌細胞“不多”,都一樣的化療藥物,劃算么?
少量癌細胞不做化療還有“天然”的對抗力量,人體免疫系統!健康者一般依靠自身免疫力即可清除10^6個癌細胞形成的腫瘤,所以少量癌細胞理論上也用不著輔助化療。
化療存在兩個很大的弊端,一是毒副反應大多都很大,不能無限制加大化療強度,二是有效率不高,不是所有人化療都有作用,這樣就迫使我們化療時需要考慮獲益有多少?怎么才能獲益最大化、而損傷最小化?
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根據病人各種生存時間(無疾病生存期、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等等)以及生活質量為標準,大多數獲益的治療方法就是推薦的方法,也就有了ⅠA期肺腺癌術后不需要化療!
而ⅠB期肺腺癌術后各種臨床研究有“沖突”,輔助化療有爭議,有部分專家認為不用化療,另有人認為具有復發高危因素者,
比如腫瘤有脈管/神經侵犯、組織低分化、手術切除范圍小等情況,需要“考慮”輔助化療,推薦級別并不強烈。若年輕、身體狀況好的ⅠB期病人,不妨“考慮”一下了。
肺腺癌早期常常指的就是Ⅰ期,科學抗癌,以求好的結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