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我媽媽因為頭痛住院治療,在做疏通血管的治療時,例行檢查胸片,結果發現肺部有陰影,于是當天做了一次CT,當時我就覺得有點不安,不過我媽媽到沒有覺得怎么樣,問醫生也沒說出什么來。
第二天正好是周五,我們的CT結果居然沒有出來,當時我就感覺奇怪,正常來說,報告都是第二天就出來了,而我們的卻沒有。
緊接著周六,醫生休息。等到了周日早上,接到了醫院的電話,讓家屬來醫院一趟。我心里一沉,預感到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
初診肺癌
等我到了醫院,被心內科的醫生叫到了辦公室,一臉同情地說:“基本定了,肺癌,面積不小,位置接近大血管,基本不能手術了,你們家屬抓緊聯系一下腫瘤醫院的專家看看片子吧”。
當天下午,我們就到了腫瘤醫院,因為恰逢周日,還是下午,問了掛號窗口,所有科室都不出診,最后沒有辦法,人家就讓去“日間病房”看看,說不定有醫生還在。
我們就在日間病房遇到了后來我媽的主治醫生“安大夫”。她看了片子之后,當時就說是“肺癌”,讓我們周一去找她,回去的路上我和爸爸商量要瞞著我媽,就說懷疑肺上長了一個東西,需要去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所以我們當天就在原醫院辦了出院手續。
本來是想著要瞞著我媽的,結果在去醫院的路上她已經知道了,原來是我爸頭天晚上告訴她了,我后來想著也是,這個病也不太可能瞞得住,不過我媽媽倒是挺樂觀的,表現地完全無所謂的樣子,
我估計一方面她是不想給我們的心里再增加負擔,另一方面我媽媽確實天生樂觀,這也為她后來的治療取得不錯的效果奠定了基礎。
等到了腫瘤醫院找到了安大夫,我們就開始在人山人海的醫院進行一系列檢查,CT、彩超、驗血、支氣管鏡……最先出來的報告是“頭部增強CT”,醫生說還好,沒有腦轉。
三天后才能取病理結果,我們從早上等到晚上,結果居然是打印機出了問題,后來才終于拿到了單子,結論是:“組織病理診斷:右上葉,診斷有效細胞過少,結合免疫,傾向腺癌。”一個非常不明確的病理報告。
我以為不是癌癥呢,很高興地拿給醫生看,醫生說“根據腫瘤標志物,肯定是,如果非要確定,那就取鎖骨下淋巴結再做病理。”我是想著再做病理的,但我爸不讓,怕切了淋巴結會導致癌細胞擴散,
所以我們就同意了醫生的安排,開始做第一次的化療,同時做了兩手準備,借了病理片子去醫大二院又做了一次,結果基本和腫瘤醫院一致。
如何確診肺癌?
抗癌衛士醫療管家:通常我們能看到胸片或CT報告上提示,肺部有條索樣改變、鈣化灶或磨玻璃樣結節等。
如果發現肺部有磨玻璃結節或陰影,是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增強CT是臨床常用的檢查之一,通過增強CT,會給出相關病癥的判斷,準確率相對較高,但是對于癌癥來說,僅僅一個CT是不能做出疾病診斷,還需要腫瘤標志物及病理的支持。
對于腫瘤病理是診斷的金標準。更是專家擬定治療方案的引導線。
溫馨提示:對于所有的腫瘤確診,通常都是以病理檢查為準!病理檢查通常需要對病變細胞進行檢測,
當沒有手術機會的時候,可能醫生會需要對你進行穿刺活檢或氣管鏡取得細胞進行病理檢查!如果有手術機會,醫生通常會先進行手術,切除腫瘤部位,拿去切片檢查!
家屬得癌,需要隱瞞嗎?
醫療管家:現目前,大家都“談癌色變”,可以說一旦得了癌癥,對病人的身心打擊會非常大,甚至有很多病人因為接受不了,從而精神崩潰!
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家屬會希望把病情進行隱瞞,但根據我們服務的眾多癌癥患者來說,想隱瞞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可能你越隱瞞,病人會越有壓力,因為他在胡思亂想,給自己施加壓力!
反倒不如坦誠布公,不過也不是全部直白地說,而是有技巧地去溝通,要給患者一個接受的時間,通常患者住院檢查,最終結果出來,也差不多量兩周時間,那個時候患者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而這個時候家屬在去講解病情,患者也容易接受,關鍵點是要向患者傳達兩個信息:一是可以治療、二是不算太嚴重!如此樹立患者的自信心!
PS:有對肺癌診斷有疑惑的小伙伴,請私信我們
后續發展如何?
下一篇,我們將接著分享她的媽媽住院之后經歷的坎坷的“化療過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