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某醫院辦公室內,醫生一臉沉痛地告訴羅家兩姐妹:“病人的檢查結果顯示,癌癥已經到晚期階段,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做要治性手術了”。
“為什么晚期癌癥就沒法治了,你們試都不試就直接說沒法治了,未免太不負責任了吧?”還沒等醫生說完,妹妹小羅就難以控制情緒地對著醫生大喊。
“醫生拜托你再看看再檢查一下,我爸爸的身體一直挺不錯,一定能挺過去的!”姐姐大羅也難以控制情緒,反復求著醫生!
羅家的情況真的讓人心疼。
兩姐妹生活在單親家庭里,爸爸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地把她和妹妹拉扯大,眼看兩個女兒長大成人,爸爸可以享享清福,誰想到會得了晚期癌癥。
兩姐妹都難以接受這個結果,她們不信治不好,帶著父親跑了幾家醫院,從廣州到上海到北京,可得到的答復都是“治不了”。半個月過去了,父親身體越來越虛弱,兩姐妹也越來越難過。
“我不要爸爸離開!”兩姐妹在癌癥診室外抱頭痛哭起來。
2015年年報顯示,我國累計有430萬人確診癌癥,這其中,相信有不少像羅家的家庭一樣,身處晚期癌的深淵中無法自拔。為什么一些晚期的癌癥患者很難治愈呢?
癌癥早期難自查,治療更是千難萬險
根據癌癥協會的數據報告,在我國,多數癌癥一發現就是晚期,這就極大地加大了癌癥的治療和治愈。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我們目前的主流體檢都是針對一些常見病,而非針對癌癥。比如大家單位、公司組織的體檢常常集中在“三高”等病癥上,測血壓、血糖等。
針對癌癥、腫瘤體檢,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推廣度也不夠,所以普通體檢很難查出早期癌癥。
雖然隨著癌癥知識的普及,也有專門針對癌癥的檢測,尤其是各種腫瘤標志物的檢測,非常流行!但是目前尚沒有可以百分百檢測出癌癥的腫瘤標志物檢測。
其次,許多癌癥的早期幾乎無癥狀,或者說癌癥狀況不明顯,不易被發現。比如常見的腸癌、胃癌等,在早期階段,癥狀通常和腸胃炎等相似,導致誤診等。
并且,針對癌癥的全身檢測,費用昂貴,常用到CT、MRI等,也無法將全身每一處都準確無誤的檢測到,所以導致癌癥早期癥狀難以被檢測出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許多癌癥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從發病到癌細胞擴散,也許就發生在幾個月時間。所以,病人常常被打個措手不及,才發現癌癥,就已經到了晚期階段!
晚期癌癥治愈率較低
雖然并非所有癌癥都無法治愈,生機全無,但是癌癥發展到晚期階段的話,確實很難治療,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很多癌癥發展到了晚期的話,基本上是沒辦法做手術的,也失去了根治的機會。因為你手術主要是針對早、中期的癌癥療法。
例如,擴散迅速的肺癌、肝癌等,當癌細胞到了晚期迅速擴散階段,病人的體質也相應的變弱,抵抗力降低,手術帶來的痛苦是身體很難承受的。
對于一些體弱的癌癥患者,甚至手術帶來的痛苦和后遺癥會加速身體的衰亡。
其次,如果不選擇手術,而選擇相對保守的放療和化療的話,就有了另一個問題:很難根治。放療和化療通常是作為一種輔助的治癌手段。
如果癌癥晚期患者身體無法采取手術療法,只能承受放療或者化療的話,這同樣意味著癌細胞在體內無法被根除,同樣增加復發風險!
那么,癌癥晚期患者就完全沒有生的希望了嗎?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近年來,醫學家們針對癌癥的不斷研究也發現了一些新型療法,給晚期癌患者帶來希望,這就是免疫治療和靶向藥。
目前臨床上認為,免疫治療可以幫助癌癥患者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態,消除殘余癌細胞,降低癌癥復發風險。
其主要治療原則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用克隆抗體來抵御癌細胞的侵蝕。同時綜合藥物治療,可以幫助癌癥患者“人為”調節免疫狀態,恢復健康。
另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癌癥療法,就是靶向藥。靶向治療。這種治療是針對癌癥的致癌位點,進行細胞分子水平層面的治療,使癌細胞特異性死亡,同時也不傷及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這種治療手段開創了癌癥化療的新領域,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減少藥物毒性侵害,更加安全地進行癌癥治療。
雖然晚期癌癥治療不易,但是歸根結底,是要“以人為本”。癌癥無情,但是癌癥患者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當癌癥發展到了晚期階段,藥物或者手術治療之外,更應該關注、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控制疾病發展。
在有限的條件內,盡可能地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施用各種治療手段而忽略了病人的尊嚴和意志。
晚期癌癥病人的治療,要以延長生存期為目的,這樣才能在危機中,等待、找尋更多的生機。
總而言之,癌癥發展到了晚期是非常難根治的。很多病人在早期無法及時發覺,發展到了中晚期時,病情常常會脫離控制。
加上癌癥晚期的患者身體素質也較差,難以承受手術、放療和化療手段,所以,針對晚期的癌癥病人,可以更多地關注一些新的癌癥療法:免疫治療和靶向藥和靶向治療手段,這樣才會最大程度地保存生的希望。
希望癌癥病人們都可以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治療,收獲更多關愛與尊嚴。
參考資料:
[1]王雪.臨終關懷護理對癌癥晚期患者臨終期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6):307-308.
[2]李紅玉.癌癥患者的心理治療與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05):173.
[3]徐潔,孫小茹,于莉,肖曉虹,李重先,皋文君.癌癥晚期病人家屬臨床決策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9,33(18):3192-319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