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癌癥患者如何調出好腸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發了嚴峻的疫情,不僅對醫療秩序產生了沖擊,也給癌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影響。
同時,疫情之下,由于癌癥患者免疫能力普遍偏低,感染風險更高,感染后出現危重癥或死亡風險更大,預后更差。癌癥患者如何更好地防護自我,又不耽擱腫瘤治療呢?
面對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正值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我們從中醫角度為癌癥患者防疫抗癌提供一些建議,以便患者能夠顧護正氣,抗癌防疫,獲得更好的治療和康復。
當癌癥患者遇見新冠疫情,很多患者和家屬都陷入了一種焦躁狀態,一方面是對于疫情的擔心和恐懼,另一方面是擔心癌癥病情的發展。
這時候更需要癌癥患者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一方面積極防御新冠病毒,另一方面,勇敢面對癌魔,認識癌癥,樹立戰勝癌魔的信心。
癌癥如此高的發病率,那么到底什么是癌?
癌是一種人與自然,人體內部五臟六腑之間失衡的狀態。與機體內環境失調相關,防治癌癥的關鍵在于及時改變原來已經適合癌細胞生長的體內環境即土壤條件。
如果沒有能很好地糾正這種體內環境的污染,那么再怎么治療也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要想預防和控制癌癥,就必須改變“癌狀態”,改變產生“癌細胞”的“癌環境”。
手術及時,也進行了強有力的化療,為何癌癥最終擴散?
我們在臨床中常常遇見這樣的病人,病灶很小,手術切除也及時,術后也進行了強有力的化療或放療,但是癌細胞卻“瘋狂的生長和擴散著”,此時身體內流動的血液中幾乎都充滿了癌細胞,并擴散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這就提示患者,此時此刻身體的這塊土壤是十分有利于癌細胞這樣的種子生長的。為什么會這樣的結果呢?
關鍵在于我們常常忽視這樣一種情況。在采用各種治療的同時,更在意癌細胞,而忽略了保護我們的體內環境。
這些治療雖然暫時控制了癌細胞的增長,同時,也導致了體內環境的進一步破壞,為癌細胞的“死灰復燃”創造了更好的土壤條件。
反之,有的癌癥病人發現時已經屬于晚期,醫學上已經失去了任何治療的可能性,但是病人的癌細胞并不像預期的那樣迅速發展,甚至還會奇跡般的出現癌腫塊越來越小,最后直至消失。
這就提示著此時此刻患者體內的土壤發生了改變,變成了不利于癌細胞這樣的種子生長,于是才出現這樣的結果,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癌自愈”現象。
了解了癌癥發生的知識,在目前疫情之下,癌癥患者就可以更好的管理自我,保證機體內的正氣恢復,改變癌細胞賴以生存的機體內環境,為以后的治療和康復贏得條件和機會。
玉屏四物加烏梅湯—固表扶正,益氣養血
【材料】黃芪30g,炒白術15g,防風12g,烏梅20g,熟地20g,當歸20g,白芍40g,生甘草10g。
【功效】固表扶正,補養氣血。
加強飲食管理,調出好腸胃,扶助正氣
中醫認為癌癥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氣不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免疫功能不足。
提高正氣無論對于防控疫情,還是防治癌癥都有積極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從飲食、睡眠、情緒、運動來考慮,今天我們重點討論飲食方面。
1、腫瘤患者飲食大原則
對于癌癥患者而言,能“吃”顯得非常重要。大多數患者由于疾病或治療藥物可能導致消化道不適。
同時,由于疫情,又必須居家隔離,更容易引發消化道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不但影響營養的吸收,降低生活質量,還可能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導致疾病的惡化,不容忽視。
針對不同的腫瘤患者,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平衡。如,接受治療的癌癥患者,應適當增加攝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
每天食欲最好的時間盡量多吃,食欲不好的時間可用流食代替,保證每天3-5餐。食物方面,盡量選擇軟的,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對于未接受治療或推遲治療的癌癥患者,同樣注意膳食搭配,盡可能多地攝入豐富的蛋白質,如蛋、奶、魚、肉、豆類及堅果,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疫情期間的營養充足。
2、谷雨前后,癌癥患者的飲食調養原則
目前情況下,正是庚子年春季谷雨時節。谷雨是春夏交界的節氣,每個交界節氣都是歸屬于脾,谷雨前后15天,脾處于旺盛時期。
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于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應抓住這個時機進補。
特別是癌癥放化療、手術后或康復期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補益氣血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大棗、蓮子、桂圓、枸杞子等益氣助陽,為進入夏天做準備。
黃芪山藥薏米湯—健益氣脾
【材料】黃芪30g,山藥60g,薏米30g適量。
【制作】黃芪加水煮半個小時,去渣。加入山藥60g,薏米30g,再煮30分鐘,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健脾益氣,增加食欲,提高胃腸道吸收功能。
谷雨時節,雨水增多,萬物得以生長,同時濕度逐漸加大,所以谷雨養生要注意祛濕抗癌,注意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祛濕健脾,保持正常的生理機能。
飲食上仍需注重養脾祛濕,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同時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如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藥、荷葉、芡實、冬瓜、陳皮、白蘿卜、藕、海帶、竹筍、鯽魚、豆芽等。
3、養肝臟,同時注意口腔衛生
由于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我們認為癌癥的發生,也與肝臟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從這次疫情看,從內因看,與肝脾功能失常有關系。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宰了人體氣血的運行,維護機體陰陽的平衡。所以,無論癌癥,還是新冠病毒,臨床防治中“養肝調肝,健脾化濕”非常重要。
養肝防癌飲—白菜綠豆芽飲
【材料】白菜根莖頭1個,綠豆芽30克。
【制作】白菜根莖頭洗凈、切片;綠豆芽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沸,用文火燒煎煮15分鐘。濾去渣,稍晾涼,裝入罐中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護肝抗癌。
俗話說:“百病皆從口入”,針對癌癥患者而言,這個階段的口腔衛生也非常重要。
特別是有口腔疾病的癌癥患者(例如口腔潰瘍),如服用靶向藥物、化療的患者更要加強相應的護理:堅持飯后刷牙,使用牙線,用漱口液進行漱口以減少細菌的繁殖。
放療患者常常有口干舌燥等癥狀,每天多喝水,可以考慮增加滋陰生津的甘涼食物如梨汁,甘蔗汁等,也可以選擇給予麥冬、石斛、烏梅等中藥泡茶喝。
中藥漱口方—木賊漱口方
【組成】木賊草30-50g,蘆根30g,生甘草15g。
【制法】上藥共煎,取汁500毫升,加入少許鹽。
【用法】每天堅持反復漱口。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