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不吸煙,同樣會患肺癌!這些肺癌高危因素,給了我們兩點啟示

    紅河、玉溪、黃鶴樓、中南海、電子煙、二手煙……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煙霧繚繞的世界。

    關于吸煙,我們給大家的告誡太多:

    • 不管是奪走160萬人生命的致命煙草(文章:“致命”煙草:奪走160萬人的生命,有人依然甘之如飴 );
    • 還是我們從美國近40年來癌癥死亡率下降吸取到的寶貴經驗(文章:美國2020年癌癥報告:死亡率出現史上最大幅下降,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

    這些經驗都在告訴我們:吸煙,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有害健康”,更醒目的宣傳語應該是“吸煙帶來死亡”。

    與吸煙最為密切相關的疾病正是“癌中之王”——肺癌。根據世衛組織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癌癥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肺癌死亡180萬例,遠超其他癌癥類型,繼續蟬聯了全球“死亡人數最高”癌癥的寶座。

    而在中國,2020年癌癥死亡人數為300萬人,其中肺癌死亡人數就高達71萬,同樣位列“癌癥死亡人數”榜首。

    面對如此嚴峻的肺癌形勢,不管多么認真細致的預防措施都不為過。吸煙固然是誘發肺癌最主要的原因,但那些不吸煙的肺癌患者,真的就只是運氣不好嗎?

    也不盡然。近期,一項來自臺灣的大規模臨床研究顯示:除了煙草以外,還有肺癌家族史、煙霧暴露、甚至經受長期烹飪的油煙等多種肺癌“危險因素”,也會導致罹患肺癌的風險上升。這部分人群同樣需要加強肺癌的篩查。

    1

    超過一萬人的臨床肺癌篩查研究

    找出誘發肺癌的真兇

    近日,一項來自臺灣的大規模肺癌篩查臨床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們對非吸煙人群罹患肺癌問題的關注。在這項被稱為TALEN的肺癌篩查研究中,研究者們對1.2萬個參與臨床的志愿者進行了肺癌篩查,這些志愿者們均滿足以下條件:

    • 年齡在55-75歲之間;
    • 胸部X光檢查結果未發現肺癌;
    • 具備除吸煙以外的高危特征,包括肺癌家族史環境中的煙霧暴露存在慢性肺疾病史(例如肺結核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長期暴露在烹飪油煙下(鑒定標準為:無通風烹飪或每周油煙烹飪天數x烹飪年數x2/7≥110)

    肺癌篩查臨床研究最終的結果證實了研究者們的猜想:在參與臨床的1.2萬位志愿者中,肺癌發生率為2.6%。這個數據遠遠高于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的肺癌檢出率1.1%,以及尼爾森實驗中肺癌的檢出率0.9%。

    這個結果證實了除吸煙以外,仍有多個肺癌高危因素會導致不吸煙的人群罹患肺癌,肺癌發生率提升2-3倍。

    2

    肺癌高危因素

    給我們帶來的兩個啟示

    對于這個結論,或許有的讀者會覺得這個臨床的結論有些多此一舉:我當然知道不是所有肺癌都是吸煙導致的,也對這些誘發肺癌的高危因素了解的七七八八,這個結論對我沒有太大意義。

    恰恰相反,這個臨床的結論實際上對我們非常有意義。

    (1) 確定肺癌高危人群,精準制訂肺癌篩查計劃(或是幫助大家規避肺癌高危因素)

    過去,大多數醫生或者體檢機構都會著重推薦45歲以后的吸煙人群進行肺癌篩查,對于其他的非吸煙人群則不會重點關注。

    現在,我們確認了除吸煙以外仍有不少肺癌的高危因素,在進行癌癥篩查時,我們更應該主動對高危人群進行更加積極的肺癌篩查,以避免病情的擴散進展,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

    另外,這些肺癌高危因素,有部分是我們完全可以避免的!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 提醒身邊人不要吸煙以避免自己吸到“二手煙”;
    • 給沒有抽油煙機的廚房裝一臺抽油煙機;
    • 又或是改變烹飪習慣,盡量減少爆炒、油炸等油煙較多的烹調方式都是可以選擇的方案。

    有意識的避免自己處于肺癌的“高風險區”,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發生率。

    (2) 肺癌篩查的方式非常重要!

    在這個臨床實驗中,有一個細節需要大家認真關注。在參與臨床的志愿者篩選中,入組標準是胸部X光片檢查未發現問題的人群。在這部分人群中,仍然有2.6%的人罹患肺癌。

    而他們是怎么篩查出肺癌的呢?低劑量螺旋CT

    臨床試驗中,所有受試者均接受了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2094例存在肺部結節等異常情況,其中的392人(3.3%)接受了肺部手術并進行活檢,311人(2.6%)被診斷為肺癌。更重要的是,在這311人中,有96.5%的人群均為肺癌早期,即肺癌I期,為治愈性切除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在這里,三個內容要劃重點:

    胸部X光檢查在我們的常規體檢中,對于肺部的檢查最常見的就是X光片了。但通過X光片檢查通俗來講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并不能十分清晰的反映出我們肺部的病灶情況,從而錯失最佳的治療良機。因此,我們不推薦肺癌高風險人群采用X光胸片進行肺癌篩查。

    低劑量螺旋CT所謂低劑量螺旋CT,也是我們常說的CT的一種形式。通俗來說,低劑量螺旋CT是通過采取正常CT最小掃描范圍,最低記錄,最小輻射量的方式來清晰顯示肺部情況。一般而言,它的輻射量只有CT的五分之一,但它對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X胸片的4-10倍。因此,我們更推薦低劑量螺旋CT作為肺癌高危人群的常規篩查手段。

    96.5%的肺癌患者均為早期這個數字,對于肺癌早期篩查的重要性體現的淋漓盡致。對于肺癌的治療而言,只要有治愈性切除手術的機會,是患者們無論如何都要爭取的。癌細胞一旦產生遠端轉移進入四期,患者的治療難度將大大提升,很難實現治愈肺癌的目標。我們常常說肺癌非常可怕,實際上說的就是我們不能及時發現它,讓病情進展從而產生嚴重后果。而肺癌高危人群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解決這個問題最佳的答案。

    希望所有看過這篇文章的讀者,都要對肺癌的“造訪”警惕起來,遠離高危因素,加強肺癌篩查,從而遠離病魔的襲擾。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