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嘴里有些白白的斑點?”
一天,55歲的李叔在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右下牙齦上長了塊小小的白色硬斑,但不痛不癢,就沒有理會。
一周過去了,李叔發現白斑還在原處,而且好像還變大了一點點。李叔將這個事情告知做醫生的女兒,女兒馬上警惕起來,帶李叔到醫院詳細檢查。
“這可不是普通白斑啊,是癌前病變。”醫生的話讓李叔的心咯噔了一下。病理檢查結果也顯示,李叔有早期的鱗狀細胞癌。
“我還沒說完,幸好發現及時,有機會治愈的。”這時李叔才松了一口氣。
看完李叔的經歷,有的人開始擔心,是不是檢查出所有癌前病變都會變成癌癥?癌前病變與癌癥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癌前病變=癌癥?不一定
在人人談癌色變的社會,大多數人知道癌癥是可怕的疾病,但卻不了解癌癥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般來說,癌細胞的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其中,癌前病變是指具有潛在惡性轉變可能的病變。也就是說,癌前病變不一定會發展成癌,只是繼續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病變。
大多數癌前病變都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逆轉,比如結直腸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癌前病變,轉化成癌的幾率都很低。
五種常見的癌前病變要注意
雖然癌前病變不是癌,但也有發展成癌的風險。如果在癌前病變階段,不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導致病變進一步發展,就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是以下五種常見的癌前病變,一定要多加警惕:
- 1.肝硬化——肝癌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癌的三步曲,可見,肝硬化是肝炎發展到肝癌的必經階段。數據顯示,我國約有70%的原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的。此外,我國約有40%肝硬化合并肝癌。
由于肝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所以肝硬化的癥狀不明顯,主要以肝掌、黃疸、黑便、蜘蛛痣等表現為主。如果出現食欲下降、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應提高警惕。
一般來說,肝硬化到肝癌需要7年時間,但病因不同,癌變的幾率及時間也有所差異。
要想阻止肝硬化發展成肝癌,就要注意飲食,加強營養,避免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發霉食物和酒精,酒精進入人體后會被迅速吸收,刺激和損傷肝臟;合理作息,早睡早起,少熬夜,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心平氣和,適度發泄壓力,合理調節不良情緒。
- 2.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乳腺非典型增生大多是良性的,其中乳腺小葉或導管上皮的非典型增生患者患乳癌的幾率是正常女性的5-18倍。也就是說,并不是非典型增生就一定會發展成癌,如果進行積極的治療和防控,就可能發生逆轉,恢復正常。
預防乳腺非典型增生發展成乳腺癌,首先要做到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建議每年做一次乳房X光,必要時可做乳房核磁共振成像,及時發現異常。
- 3.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飲用濃茶和咖啡、飲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胃脹、胃痛、惡心、嘔吐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重度萎縮性胃炎,再導致腸上皮化生,最后發展成胃癌。
但是也不必過于擔心,絕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情穩定,有關數據表明,中重度萎縮性胃炎胃癌的發生危險性為0.5%。只要避免攝入腌制類、煎炸類、燒烤類和霉變類食物,飲食清淡,限制酒精以及積極治療,定期檢查隨訪,就能大大降低胃癌風險。
- 4.腺瘤性腸息肉——腸癌
腺瘤性腸息肉被稱為“冷靜而沉默的殺手”,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見,腸鏡檢出率可達10%-30%。腺瘤性腸息肉多數無明顯癥狀,多數人是因為腹瀉、便秘和便血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發現。
不同類型的腺瘤性息肉癌變率不同,比如管狀腺瘤的癌變率在5%左右,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在30%-70%,家族性息肉的癌變率幾乎為100%。不過,腺瘤性腸息肉發展成腸癌會經歷漫長的過程,平均在10-15年。
所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應對。一是要定期做腸鏡,根據醫生的指導,對腸息肉進行切除;二是調理飲食,每天攝入適量的膳食纖維和全谷物;三是規律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腸胃蠕動,提高機體免疫力。
- 5.口腔白斑——黏膜癌
口腔白斑是黏膜癌的癌前病變,但并不是所有的口腔白斑都會癌變。有統計顯示,約3%-5%的口腔白斑會發展成黏膜癌。
從外觀上看,口腔白斑多表現為平坦或微高出黏膜表面的白色或灰白色斑塊。用舌頭觸碰,只有粗糙感,沒有明顯的疼痛感。
如果口腔內出現不明原因的白色病變,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積極治療口腔白斑,治療后定期復查,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口腔。
檢查出癌前病變怎么辦?
總的來說,檢查出癌前病變,除了要積極治療,還要定期篩查。重慶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東林介紹: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嚴重結直腸息肉、有長期吸煙史并出現咳嗽和胸痛癥狀的人群,建議三個月篩查一次。
六個月篩查一次及其人群包括長期飲食不規律、長期作息不規律、長期吸煙酗酒、有消化道癌癥家族史的人群。檢查的項目包括血檢DNA檢測、PET-CT等。
總而言之,癌前病變不是癌,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提高警惕,積極治療,做好預防工作,把癌變的風險降到最低。#清風計劃##關注她健康##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癌前病變不是癌》.健康時報.2016-01-07
[2]《必存!三分鐘帶你看完這12種癌的癌前病變》.健康時報.2016-01-19
[3]《癌前病變者三個月查一次》.重慶晚報.2015-02-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