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之前肩椎就不好,以為是舊病犯了,而且我又沒有咳嗽咳痰,哪里想的到會是肺癌?唉,都怪我自己沒重視!”
三個月前,張伯左肩至胸背部一直出現疼痛的情況,原以為是舊疾復發,貼了幾貼之前診所開的敷貼也就沒怎么管。可誰知這痛感越來越強烈,搞得張伯晚上睡不著覺,還呼吸困難,他只好到醫院檢查。
而檢查結果卻讓張伯連連叫苦,原來這肩背疼痛并非舊疾復發,而是肺癌“搗鬼”!且癌細胞已經有轉移現象,張伯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張伯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肩背痛會和肺癌有關呢?
醫生提醒:異常肩背部疼痛,需警惕肺癌可能
腰酸背痛,相信大多數人腦海里的第一個懷疑對象就是頸椎病、肩周炎等。然而,醫生提醒,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尤其是夜間疼痛感明顯,就要提高警惕了,有可能與肺癌有關。
肺癌發展到中晚期,很容易發生骨轉移。數據顯示,30%-40%的中晚期肺癌患者會出現骨轉移。
由于骨組織也需要血液供應營養,因此循環系統中的腫瘤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流到骨頭上。骨轉移常發生在脊柱和軀干骨近端,以胸椎、腰椎為主,主要表現為疼痛、高鈣血癥、病理性骨折、脊柱壓迫等。
臨床上,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之后,如果不及時進行規范的治療,1年生存率僅為40%-50%。
其實,肺癌骨轉移引起的疼痛和肩周炎、頸椎病等引起的疼痛是可以分辨的。首先,早期肺部腫瘤引起的疼痛感不明顯,呈間歇性發作的特點。隨著病情的發展,間歇性的疼痛會變成持續性的疼痛,而且疼痛感逐漸加重。
再者,肺癌引起的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腋下,疼痛感自下而上放射,尤其在夜間,疼痛感最為明顯,部分人還會被痛醒,情況十分嚴重。此外,還伴隨著咳嗽、胸悶、氣短等不適癥狀。
但是,肩周炎、頸椎病等引起的疼痛癥狀一般不會這么劇烈,而且會有關節僵硬的感覺,在使用膏藥、休息或按摩之后,疼痛感得到緩解,不會越來越嚴重。
肺癌的早期信號不只是咳嗽
說起肺癌的癥狀,很多人肯定會說咳嗽。確實,咳嗽是肺癌的典型癥狀,臨床上以咳嗽為首發癥狀者占35%-75%,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干咳。咳嗽的原因是腫瘤生長在管徑較大的支氣管黏膜上,產生異物樣刺激。
此外,咯血和胸痛也是肺癌的典型癥狀。以咯血為首發癥狀的肺癌患者約占30%,以胸痛為首發癥狀的患者約占25%。其中,咯血是咳嗽時血管破裂或腫瘤局部壞死導致的,胸痛常表現為不規則的鈍痛或隱痛,疼痛感持續、尖銳、強烈,藥物難以緩解。
有朋友可能會問,為什么有時候既不咳嗽、咯血,也不胸痛,突然之間就被查出了肺癌呢?難道是誤診嗎?實際上,除了典型的癥狀,肺癌還有其它非典型癥狀。
一是水腫,比如滿月臉、向心性肥胖等,原因是肺癌細胞產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引起的。二是杵狀指,杵狀指也是一種“肺外表現”,具體表現為手指或腳趾末節腫大,看起來像鼓槌。三是男性乳房突然變大,同時還伴隨著周圍神經感覺異常或肌力下降,同樣與腫瘤產生內分泌物質有關。
出現這些異常表現的時候,也要提高警惕心,及時到醫院排查,免得錯過治療時機。
肺癌易發生骨轉移,對生存期有影響
肺癌是最容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癥之一,其中,腺癌骨轉移發生率最高,其次為小細胞肺癌和鱗癌肺癌。據統計,肺癌骨轉移的中位生存時間只有6-9個月。腺癌骨轉移發生率高的原因,與腺癌多發生于肺部周邊有關,肺癌細胞容易經血液轉移到肋骨、胸椎等部位。
肺癌骨轉移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比較典型的是骨痛、皮膚腫脹、肢體麻木、腰酸背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經過自檢,如果高度懷疑肺癌骨轉移,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目前,肺癌骨轉移的診斷主要通過ECT(放射性核素骨掃描)、X線、CT、MRI(磁共振成像)等。
肺癌骨轉移的治療包括兩方面,一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二是針對疼痛的治療。針對原發病的治療是指通過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生物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等方法,最大程度地消滅全身性擴散的癌細胞。針對疼痛的治療是指根據不同程度的疼痛,通過布洛芬、嗎啡等藥物緩解癥狀。
經過全身性治療之后,肺癌骨轉移可以控制,但是無法完全治愈。所以,如果能在肺癌細胞擴散、轉移之前就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就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從全球范圍來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斷上升。肺癌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近在咫尺。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會被盯上。因此,我們要積極預防肺癌,如戒煙、遠離廢氣污染、養成健康良好生活習慣等,將肺癌風險降到最低。
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肺癌傷害的三個原則,日常生活中,不管我們身體哪個部位出現不適,都要引起重視,早日查明原因,以免延誤病情。#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關注她健康#
參考資料:
[1]《肺癌發生轉移這個部位最常見,控制不好生存期縮短一半!》. 肺癌康復圈.2020-11-08
[2]《預防肺癌從這五點做起》.山西晚報.2017-11-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