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乳腺癌十年后還復發的真相是怎樣的?

    復發轉移是每個乳腺癌患者最關注的問題,大家普遍認為度過了最為關鍵的5年便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為什么有些患者10年之后仍發生了轉移呢?乳腺癌患者的遠期復發究竟是哪些壞東西惹的禍?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怎么就發生遠期復發轉移了?

    乳腺癌患者復發轉移主要集中在術后2~3年,術后5~6年也是另一個復發高峰。然而有一些患者術后≥5年,甚至10年更久,仍有復發轉移。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腫瘤醫院一項關于近期和遠期復發因素的研究結果表示:乳腺癌患者5年內的復發轉移率67.46%≥5年復發轉移率32.53%,其中≥7年復發轉移率20.63%≥10年復發轉移率7.1%。乳腺癌患者遠期復發轉移與患病年齡、是否絕經、PR、HER2受體表達、是否新輔助化療、是否術后輔助治療、手術方式、病理類型、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數目有關[1]。

    (一)生理因素:

    1、年齡

    遠期復發轉移患者中位患病年齡44.6歲,短期復發轉移患者48.2歲,說明相對而言年齡越小,遠期復發轉移風險越高。

    2、是否絕經

    遠期復發轉移患者中,未絕經患者構成比為74.4%,高于絕經患者的58.8%,也就是說未絕經乳腺癌患者遠期復發轉移風險高于絕經患者。

    (二)治療情況:

    1、新輔助化療

    新輔助化療是指在實施局部治療方法(如手術或放療)前所做的全身化療,目的是使腫塊縮小、及早殺滅看不見的轉移細胞,以利于后續的手術、放療等治療。

    該研究表明未行新輔助化療的患者在遠期復發轉移時間組中占比更高(79.3%vs66.5%),可能是由于新輔助化療常用于原發腫瘤體積較大的患者,這類患者分期更晚,腫瘤侵襲性更高,有明顯的高危復發因素。

    2、術后輔助治療

    乳腺癌的術后復發時間長短與手術方式的相關性還有爭議[2-4],但術后輔助治療能降低局部的復發率,實現良好預后[5]。術后輔助治療,主要針對激素受體陽性、腫瘤較大、淋巴結陽性、行改良根治術、保乳手術給予的放化療或者內分泌治療,需根據實際情況,咨詢醫師,及時行術后輔助治療,降低遠期復發風險。

    (三)疾病類型:

    1、PR、HER2受體表達

    PR受體陽性、HER-2陰性遠期復發率較短期復發率增加,分別是69.3%vs 61.2%,86.8%vs66.0%。說明PR受體陽性、HER-2陰性的患者遠期復發率較高。

    2、病理類型

    浸潤性小葉癌及其他病理類型短期復發率均較低,分別為3%、18%,但遠期復發率較短期復發率增加,分別增加14%、13.8%。浸潤性導管癌短期和晚期復發率雖然都比較高,但是遠期復發率占比59.8%較短期復發率87.6%有所下降。

    雖然浸潤性小葉癌及其他病理類型的腫瘤晚期復發率有所增加,但是總體而言,浸潤性導管癌的遠期復發率相對較高,該類病人也是最應該注意防范的。

    3、臨床分期

    臨床分期越晚,短期復發率是逐步上升的,從10.6%到52.3%,但是晚期復發率類似一個拋物線,在II期為56%,I期、III期則分別為13.3%、30.7%。

    4、淋巴結轉移數目

    圖表顯示淋巴結轉移數目在1~3時,遠期復發轉移率為40.5%。

    (四)心理因素:

    抑郁與癌癥復發,全因死亡率和癌癥特異性死亡率相關[6]。抑郁癥與癌癥復發風險增加24%有關。此外,與隨訪時間超過5年以上的研究相比,短期隨訪(≤5年)的研究傾向于報告較高的復發風險[風險比1.37]。也就是說抑郁不僅增加短期復發的風險,同時也會增加遠期復發的風險,只是短期復發風險更高。

    如何降低遠期復發風險呢?

    導致乳腺癌患者遠期復發的原因有這么多,如何防患于未然才是重中之重!

    01 加強隨訪

    有遠期復發轉移高危因素:如年齡較小、未絕經、PR受體陽性、HER-2陰性、未行新輔助化療、未行術后輔助治療、行改良根治術和保留乳房術、浸潤性導管癌類型、臨床分期較晚、淋巴結轉移數目較多時,需加強隨訪。

    根據2018版中國乳腺癌診療指南中對于患者隨訪的建議,≥5年隨訪時間間隔改為每年1次,而此時也是乳腺癌患者復發轉移的又一高峰期[7]。如果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咨詢醫師,也可適當縮短隨訪年限,比如半年一次隨訪。

    02 積極參與治療

    臨床對激素受體陽性、淋巴結轉移陽性、腫瘤直徑≥5 cm 、保乳術后的患者,咨詢主治醫師,鼓勵積極參與術后輔助治療,包括放化療、內分泌治療等。

    03 自我檢查

    定期對乳房、雙側腋窩進行自我檢查,如果自查時摸到乳房、雙側腋窩內有孤立、無痛,很硬的腫塊,應盡早到醫院排查是否有復發轉移。

    04 定期體檢訪

    ①原發部位復發監測:隨訪時,定期檢查乳腺彩超/X線,特別是保乳術后的患者,警惕原發部位復發;

    ②遠處轉移監測:有相應靶器官癥狀,完善相關檢查,了解乳腺癌易轉移器官的狀態。

    如出現咳血、持續干咳,必要時完善胸部CT了解有無肺部轉移;

    出現全身酸痛、腰痛、骨折等情況,需警惕有無骨轉移,必要時完善骨掃描;

    出現肝區不適、腫大、悶脹痛等,必要時完善肝臟彩超了解有無肝臟轉移;

    出現頭痛、頭暈、癲癇等癥狀,可完善顱腦CT,了解有無顱腦轉移。

    05 保持心情愉悅

    通過自我調節、心理暗示、家人支持、社會幫助、尋醫問藥等多種方式,調節自己的心理,可定期用抑郁量表自我評價,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我們從上面的介紹知道了影響乳腺癌患者遠期復發轉移的因素,生理因素和疾病類型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治療情況和心理因素是可控的,對于有復發高危人群的患者來說,與主治醫師溝通術前、術后治療、手術方式選擇,調節抑郁情緒,加強隨訪,定期體檢、自我檢查,相信會取得一個較好的預后結果。

    封面圖片來源:稿定設計

    參考文獻:

    [1]張韶彤1,2王素貞2于清溪2袁雙虎2.乳腺癌術后遠期復發轉移患者臨床特征分析.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9年3月第26卷 第6期CHINJCANCERPREVTREAT,March2019,Vol.26 NO.6.

    [2]KimJ,KimJH,KimOB,et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ymphnoderation N1breast cancer[J].Radiat OncolJ,2017,35(3):227-232.

    [3]朱輝琴,陳衛軍,朱建華,等.改良根治術與保乳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近遠期療效對照比較[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9,13(1):48-50.

    [4]周立民,王貽東,王長青.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經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8,39(1):63-64.

    [5]McDondldES,ClarkAS,TchouJ,etal.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 [J].JnulMed,2016,57(Suppll):9-16.

    [6]Wang X, Wang N, Zhong L,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n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82,203 patients. Mol Psychiatry. 2020;25(12):3186-3197.

    [7]FreedmanGM,AndersonPR,LiT,etal.Locoregional recurrenc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nd radiation[J].Cancer,2009,115(5):946-95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