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精準治療時代,化療仍是晚期乳腺癌治療的基石!有沒有一種化療藥物能夠兼顧患者總生存和生活質量雙獲益?
乳腺癌的發病率高,也是預后較好的惡性腫瘤之一。伴隨著總生存期(OS)的延長,患者在帶病生存期間要承受更多生理痛苦以及心理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仍亟待得到改善。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納入了關注范疇,也讓公眾關注到腫瘤患者除了OS外的另一個痛點。在腫瘤防治周活動之——“關愛晚期乳腺癌患者,暨生存質量調研啟動會”召開之際,“醫學界”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就相關話題發表看法。
晚期乳腺癌患者只有活得好才能活得長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1]中提出:在提高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的同時,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同樣值得關注。對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中國晚期乳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0》[2]中指出:多數晚期乳腺癌是難以治愈的,治療的目的是在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控制腫瘤,減輕癥狀,延長生存。
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指南[3]中也指出,晚期乳腺癌的治療目標是延長患者OS,并兼顧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上,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患者預后有怎樣的關系呢?馬飛教授提到了兩點:
1.生活質量影響治療的依從性: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會對患者治療意愿和用藥依從性產生影響。國外大樣本數據顯示,依從性差的患者相較于依從性好的患者有60%停止治療的風險。在中國的不良反應管理共識中指出,治療過程中也會帶來多種短期和長期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而影響藥物使用的依從性,導致減量或停藥,對治療結局產生不利影響。
2.生活質量影響生存結局:在多項臨床研究中發現,生活質量評分高的患者,總生存時間更長,即活得好才能活得長。然而,一項對比中美兩國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4]指出,中國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的評分仍顯著低于美國。所以提高中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能有助于提升中國晚期乳腺癌5年OS率。
關注化療產生的可感知不良反應
守衛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患者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其中因為疾病進展和治療對于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的影響,通常無法避免。而藥物治療引起的患者可自主感知的癥狀,稱為“可感知不良反應”,這類不良反應在臨床上應該格外重視。
馬飛教授介紹,化療是晚期乳腺癌治療的基石,但化療的不良反應卻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化療通常會引起兩類不良反應,即血液學毒性和“可感知不良反應”。血液學毒性通常可預防可控制,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極小。而化療引起的“可感知不良反應”,如周圍神經病變、手足綜合征、惡心嘔吐等是引起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影響患者治療意愿的主要原因。
臨床上應該格外注意“可感知不良反應”的防控和管理,追求總生存和生活質量雙獲益。
艾立布林開啟新化療時代
患者總生存和生活質量均可獲益
馬飛談道,中國臨床長期以來都缺乏一種能兼顧患者總生存和生活質量的化療藥物,艾立布林在中國的上市和普及或許能逐漸滿足這個臨床上迫待解決的需求。
艾立布林是新一代化療藥物,在作用機制上不僅可抑制微管末端的延長,還可通過改善腫瘤血液灌注,提升序貫抗腫瘤藥物的活性,同時逆轉腫瘤細胞從上皮型往間質型轉化,延緩新發轉移病灶的發生。
艾立布林是蒽環、紫杉后晚期乳腺癌患者重要的化療標準。EMBARCE研究[5]證實,對比TPC(醫生自主選擇的治療方案),艾立布林可顯著延長中位OS 2.5個月(13.1 vs 10.6個月),死亡風險降低19%,打破了蒽環紫杉后化療藥物無OS獲益的僵局。
RU011201I[6]證實,對比紫杉醇,艾立布林給晚期乳腺癌的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方面獲益相當,但在神經毒性的干擾和嘔吐的干擾方面影響更少,可感知不良反應更少,能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在日本真實世界研究中進一步驗證了,艾立布林對比紫杉醇OS取得顯著獲益,中位OS達到22.3個月,相較于單藥紫杉醇,降低了32%的死亡風險。同時在可感知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神經毒性、關節痛、疲勞等發生率更低,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301研究[7-9]證實,對比卡培他濱,艾立布林能顯著延長HER2-人群的OS達2.4個月,在TNBC人群的顯著延長OS達5個月。同時,艾立布林組的手足綜合征的比例更低(0.2% vs 45.1%),能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304研究[10]證實,對比長春瑞濱,艾立布林在PFS和客觀緩解率(ORR,30.7% vs 16.9%,P<0.0001)方面均取得顯著獲益。針對長春瑞濱常見的神經毒性不良反應,艾立布林的神經毒性顯著低于長春瑞濱(無神經癥狀時間:35.3 vs 34.6周,P=0.0462;周圍無自主神經病發生率:76.4% vs 71%,P =0.008),能保障患者生活質量。
新化療時代
艾立布林或已成新標準
馬飛教授表示,在艾立布林的大型III期臨床研究中,神經毒性、虛弱疲乏、腹瀉、惡心嘔吐等患者可感知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足9%,是能兼顧患者生活質量的化療藥。經過隨機對照研究(RCT)和真實世界研究(RWS)雙重證實,艾立布林能顯著延長晚期乳腺癌患者的OS,同時患者可感知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轉移性乳腺癌患者(MBC),艾立布林或許已成后紫杉時代晚期化療的新標準!
專家簡介
馬飛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治療中心主任。兼任: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專委會秘書長、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委會副主委、國家癌癥中心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規范委員會秘書長、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入庫專家、中國藥師協會腫瘤專科藥師分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分會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多原發和不明原發腫瘤專委會副主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委會秘書長、全國女性卵巢保護與抗衰促進工程專委會副主委、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腫瘤分會總干事長、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腫瘤治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腫瘤化療質控專委會主委等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中國腫瘤青年科學家獎”等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
[1]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2] 中國晚期乳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0
[3] 2021NCCN乳腺癌指南V3版
[4] You J, Wang C, Yeung NCY, Lu Q.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nese America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constraints. Psychooncology. 2018 Jul;27(7):1742-1749.
[5]Cortes J, et al. Lancet. 2011;377(9769):914‐923.
[6]Minetta C. Liu, et al. ASCO 2020; abstract 1016.
[7]Kaufman PA, et al. J Clin Oncol 2015; 33(6):594-601.
[8]Twelves C, Awada A, Cortes J, et al. Breast Cancer (Auckl). 2016;10:77–84.
[9]Pivot X, et al. Breast Cancer. 2018;25(3):370‐374.
[10]Yuan P, Hu X, Sun T, et al. Eur J Cancer. 2019;112:57‐65.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