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肝膽兩相照,不老柳葉刀。
2021年5月22日13:02分,一代醫界傳奇、“中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病逝,享年99歲。
從醫70多年,培養260多名研究生,救治1.6萬個肝膽疾病患者
2019年1月14日,97歲吳孟超院士宣布退休。
“從醫70多年,我培養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參與救治了近1.6萬個肝膽疾病患者,履行了一個老師和醫生的職責。”在院士退休儀式,吳孟超如此總結自己的一生。
退休前,吳孟超仍堅持站在肝癌診療的一線和手術臺上,以高齡完成手術的照片每年見報。全國肝膽外科的專家和醫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學生。
與“吳孟超”三個字相連的,是一連串的“第一”——中國第一具肝臟血管的鑄型標本,世界第一例中肝葉切除手術,肝癌切除手術年齡最小,肝癌患者術后最長存活達45年。
這位被業界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醫生,是中國肝膽外科關鍵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創建者。
“將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1943年,吳孟超考入同濟大學醫學院,三年后,著名外科醫生裘法祖從德國留學歸來任教。但吳孟超自述,直到自己當住院醫生時,才有機會近距離地跟著裘教授查房,聽他講課,看他手術,“實際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真正成為他的學生。”
當吳孟超開始轉為主治醫師開始獨立工作時,從德國留學歸來的著名外科醫生裘法祖建議他:中國的肝膽外科還是一片空白,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根據中國衛生部發表的數據,中國每年有35-40萬的肝癌新發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患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80%以上都有乙肝病史,這些乙肝患者占全球乙肝患者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因為肝臟中豐富的血管,長期以來,那里都是外科手術的禁區。
吳孟超選擇了肝膽外科,并許下豪言壯語,要“將中國肝癌大國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這一堅持,就是60余年的時光。
他曾向人解釋,“因為中國也是肝病大國,死亡率很高。那個時候,肝臟沒人敢開。所以我就攻肝臟,做標本研究,然后慢慢做臨床,以后建立起來了肝膽外科。”
一部1960年代的紀錄片曾記錄了60年前那段往事:為了“身患肝病的階級兄弟”,由吳孟超、張曉華和胡宏楷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向肝臟進軍”。
當時,為了更好地了解肝的解剖結構,吳孟超小組將溶解了賽璐璐的丙酮灌入肝臟,蝕掉肝表面組織后,做成了珊瑚礁狀的肝臟血管構架標本,那是中國的醫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臟內的血管分布。
年過九旬仍堅守手術臺,“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
因常年握止血鉗,吳老的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內側彎曲,可是上了手術臺,不僅手不抖,站上一個多小時也沒問題。
2018年,96歲的吳孟超被邀請走上《朗讀者》的舞臺。主持人董卿幾度哽咽,讀出了護士長寫給吳孟超的信:“很多人看到您是個傳奇,但只有我看到過手術后躺在椅子上的您,胸前的手術衣都濕透了,兩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朝上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吳孟超的手術奇跡開始于1960年。那是中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突破了肝臟的禁區。更早前,吳孟超發明了常溫下間歇肝門阻斷切肝法,使得肝臟手術可以在常溫下從容進行。
不久,吳孟超又成功地對血管豐富的中肝葉進行了切除手術,闖入了“禁區中的禁區”,成為肝臟外科的一大突破。
1975 年,吳孟超成功地切除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達18公斤的特大肝海綿狀血管瘤,并發明了捆扎治療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療肝海綿狀血管瘤的成功率達到 100%。
這樣的奇跡還有許多,吳孟超70余年的從醫生涯里,整整包攬了30項重大醫學創新。
“一個好的外科醫生,需要對器官的解剖、病理和生理都有很好的了解。”吳孟超說,要知道哪里有大血管,知道要切除病灶該從哪里下刀,還要知曉疾病的發生發展。他們要會診斷,能準確判斷是否需要外科手術,準確制定治療方案,對不需手術的患者不會建議手術,而對需要手術的患者,又能上手術臺。
從肝膽外科三人小組,到組建國家肝癌科學中心
從醫70余年,吳孟超主刀和參與救治了近1.6萬個肝膽患者。手術臺外,吳孟超作為醫生對患者的耐心更甚。
熟悉他的人介紹,吳老的問診常常很細致,半個多小時是家常便飯;查房時總會隨手替患者拉上屏風,檢查完后又順手掖好被角,再彎腰把患者的鞋子擺整齊;他經常告誡自己的學生,為醫者要替患者做好成本把關,讓患者看得起病,用得起藥;有時還會對一些病例的肝移植發表不同看法,覺得有些患者值得更善意、更以人為本的治療方案……
自從1956年的“向肝臟進軍”三人小組的摸索階段,直到如今,吳孟超團隊已令中國肝臟外科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并成立了世界最大的肝膽外科專科醫院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
近年來,吳孟超一直強調做基礎研究,“光搞臨床,只是個開刀家,沒什么了不起,開刀只能治一個患者,基礎研究是解決整個疾病問題的最終方法。”
吳院士走好!!!
我們將記得吳院士所說:“孩子們,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一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 End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