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已確診的12名病例大多為肺結核病人,由于結核病為免疫系統疾病,侵蝕肺部,而新冠病毒攻擊的也是肺部,兩個病相加給救治工作帶來很大難度。
一、10月12日,張文宏在微博上發文給出最新判斷:
張文宏說:即便出現青島這樣的局部疫情,也可以通過擴大檢測來獲得“動態清零”,實現最具成本效益的抗疫效果。中國的疫苗研發目前顯示比較好的進度和態勢,通過疫苗保護和擴大檢測與檢疫,中國應該能應付不斷改變的世界。
張文宏還表示:就像早期抗疫各國國情不同不能互抄作業,現在全球抗疫進入深水區,也不能互抄作業。中國既要維持目前的抗疫成果,也要為下一步全球的逐漸開放做好準備。
目前全球采取比較統一的入境檢測與隔離措施,中國也不例外。這段時間窗口是中國制定戰略應對的黃金窗口。
也就是說,青島的疫情只是局部的,大家不用太擔心。
此前張文宏曾發出提醒: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曾表示,這次疫情規模應該不會太大,主要集中在一個醫院。隨著調查和檢測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本次疫情累計發現病例與青島市胸科醫院高度相關。
二、結核病難道死灰復燃?
近日,有網友稱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潘安湖校區數十名學生感染肺結核,質疑學校檢查不嚴、管理不當。
今年9月初學生返校后,潘安湖校區全體師生及后勤人員于9月11日至17日進行了結核菌素試驗篩查和胸片檢查,10月10日至11日,對前期檢查中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及重點班級的師生又進行了CT篩查,CT篩查后共發現43名學生胸部CT影像異常,需進行進一步診斷排除。檢查后,43名學生單獨隔離進行醫學觀察。
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可通過咳嗽、噴嚏、吐痰等方式向外界播散大量包含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通常情況下,這些飛沫可在空氣中停留數小時。在此期間,如果健康人恰好吸入了這些帶菌飛沫,則有可能感染結核分枝桿菌。
三、結核病發病與否,與人體的免疫力密切相關。
事實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也認為肺結核已經完全被征服——隨著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種抗結核藥物的誕生,結核病患者的死亡率和患病人數都迅速下降。
何況,人們還有肺結核疫苗卡介苗。
新生兒基本在出生的第一天就會被安排注射卡介苗,我們很多人的手臂上遺留的永久性圓環狀“卡疤”就是卡介苗的印記。自1924年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推廣使用,至今已有超過40億人接種卡介苗,每年接種劑量仍超過1.2億劑。科學家們甚至一度樂觀地認為,到了20世紀末,結核病就會“完全消失”。
結核病發病與否,與人體的免疫力密切相關。
根據既往研究,這些潛伏感染者有 5%~10% 會在一生中發展為結核病。這次在學校的疫情只是結核病的冰山一角,而且也許是其中最小的一塊。在 2015 年的肺結核報告發病情況顯示,新發結核病患者中,農牧民最多,占 65.04%,而學生的比例僅為 3.97%,在各種職業中位居倒數第二。
有文獻報道,一名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療,一年平均可感染 10—15 名易感者。
四、結核潛伏感染的檢測至今在世界范圍內沒有“金標準”,建議以下人群接受結核潛伏感染檢測:
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2.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3.65歲以上老年人及由于各種原因免疫力低下者;
4.近期與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
5.接觸結核病患者或標本的醫務工作者。
五、孩子如果有下面這些表現要警惕結核病:
1、結核病患者的家庭人員或與其密切接觸者
2、母乳喂養孩子的母親患開放性肺結核;
3、長期干咳、氣促、聲音嘶啞等呼吸道癥狀;
4、不明原因持續性的中低度發熱;
5、出現消化不良、食欲減退;
6、兒童出現易哭鬧、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癥狀;
7、睡著后大量出汗,尤其是午睡過后;
8、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六、與開放性肺結核成人有接觸的兒童,即使檢查提示沒有被感染結核,也需要預防性服用抗結核藥。 因為結核菌感染后需4—8周才能建立充分變態反應,在該變態反應產生之前,檢查可以無異常: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胸片無改變。
也就是說,與開放性肺結核成人密切接觸的兒童均為高危人群,應定期檢查和隨訪,秉著結核早期治療的原則,如果結核菌素皮試陰性,即使無任何癥狀和X線檢查異常,也應預防性服用異煙肼3個月,再復查結核菌素皮試,如果仍為陰性,可停止治療;如果皮試轉為陽性,則按結核感染治療6-9個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