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陳木勝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
以《沖鋒隊怒火街頭》(1996)、《雙雄》(2003)、《新警察故事》(2004)、《保持通話》(2008)及《掃毒》(2013)等影片5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陳木勝導演,劉德華和吳倩蓮主演的《天若有情》更是傳世經典。
一、如何及早發現鼻咽癌?有什么表現?
作為世界上唯一用地名來命名的腫瘤——鼻咽癌(廣東瘤),它的名字來源是因為在我國華南地區發病率最高,尤其在廣東省的四會、中山等地區,發病率居世界前列。
它有下列表現:
1.晨起鼻涕帶血,尤其是回吸性涕血;
2.鼻塞;
3.耳鳴,尤其是單側耳鳴;
4.持續的頭痛;
5.頸部有無痛性腫塊,固定不消失,甚至逐漸增大等。
如果EB病毒檢測結果持續陽性,或指標持續升高,則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不可輕視,應定期檢查。
二、哪些疾病可能流鼻血?
鼻腔、鼻竇、鼻咽部良惡性腫瘤:
1、良性者如乳頭狀瘤、鼻咽纖維血管瘤等;
2、惡性者最常見為鼻咽癌,尤其以廣東地區高發,如出現回吸涕中帶血、耳悶、家族史、淋巴結腫大等需警惕鼻咽癌可能。
?
?
三、EB病毒陽性還與其它什么疾病相關?
除了鼻咽癌,EB病毒還與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如Burkitt淋巴瘤有關。
研究發現,多種兒童疾病與EB病毒有一定的相關性!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是兒童EB病毒感染最常見的類型。
2、EB病毒感染以累及其他系統的非典型表現存在,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肝炎為主。
3、它與川崎病、扁桃體炎和化膿性腮腺炎等疾病有相關性。
?
四、鼻咽癌的診斷原則
1.影像學診斷
- 原發灶及頸部MRI是鼻咽癌診斷首要手段。
2. 病理學及分子診斷
- 鼻咽癌的原發灶診斷首選鼻咽鏡下腫塊活檢;
- 頸部淋巴結穿刺或活檢僅在原發灶活檢陰性時采用;
- 外周血EBV相關指標可協助診斷。
?
五、鼻咽癌高危人群是哪些?
1、具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具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
2、長期居住在鼻咽癌高發地區的人群,比如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湖南和江西,香港以及東南亞;
3、EB病毒感染者,特別是EB病毒定量檢查持續增高者;
4、不良生活習慣者,如嗜煙酒,喜歡吃腌制食品,例如咸魚、腌制蔬菜之類的;
5、生活工作環境污染嚴重者;
6、有可疑癥狀體征者,如血涕血痰、耳悶耳鳴、鼻塞頭痛、頸側腫物和鼻咽炎癥者。
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最為重要。
?
六、鼻咽癌治療要注意什么?
1、鼻咽癌一共分為4期,分期的依據包括鼻咽腫瘤侵犯的范圍、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以及全身各種臟器有沒有發生遠處轉移。
I期選擇單純放療,II期選擇放療±化療,III期和IV期選擇放療、化療以及其他藥物的治療。
2、治療后隨訪需要注意篩查常見的早期第二原發腫瘤。
3、推薦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以防止甲狀腺功能減退,同時定期進行牙齒功能的檢查。
4、推薦有條件的患者定期接受聽力、視力、吞咽、營養等功能評估,并積極接受康復治療。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