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進食不暢,竟是胃癌引發的潰瘍
2014年1 月,70歲的老秦開始進食不暢,每次進食后容易飽脹、呃逆,后期甚至出現了胃脘隱痛。因為癥狀時好時壞,一家人都沒有重視。直到兩個月后,他出現柏油狀的黑便,這才知道出了大事。
去北京某醫院做胃鏡檢查,果然發現賁門胃底大面積潰瘍、糜爛,病理活檢找到了癌細胞。顯示:胃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屬于臨床Ⅵ期。因為他一直患有心梗,無法手術,于是一一直口服優福定做化療。
5月,他來到北京某腫瘤中醫醫院,尋求中藥的救助。當時他已經出現了食欲下降,惡心,厭油膩的癥狀,這是癌癥消耗的表現,以及放化療的副作用。他自檢查出胃癌,胃部一直不適、隱痛,大便不成形。
李從煌大夫辯證為肝胃不和,用橘皮、竹茹、清半夏、太子參、炒白術、石見穿等藥材和胃降逆止嘔,佐以益氣解毒。他服藥兩天,胃脘不適緩解,惡心減輕。
中醫建議中西醫結合,他的身體越來越好
李從煌大夫是腫瘤中醫博士,抗癌非常有經驗,于是推薦他按照化療加中藥的方案治胃癌。他聽從大夫的話,化療和中藥同時進行。果然,他中藥配合口服化療藥3個月,癥狀明顯好轉,返回初診醫院復查,滲出物明顯減少。
半年后,他復診時進食已經通暢,胃脘不適和大便均好轉,口干減輕。李從煌大夫用沙參、黃芩、清半夏、炒柴胡、女貞子、太子參、虎杖、藤梨根等藥材繼續健脾和胃,每3~4 個月調方一次。
2016年1月復診,他病變好轉,胃脘疼痛、嘈雜、胸悶消失,噯氣反酸、吐黏沫明顯好轉。唯獨有大便偶不成形,不易排出,李從煌大夫繼續益氣養胃,化瘀軟堅解毒,用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生黃芪等藥材。
長期服用中藥的同時,他間斷服用優福定,至今帶瘤生存6 年,能自由活動,生活自理,進食通暢。
中西醫結合抗癌的利弊?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實踐證明,中西醫結合比單純應用中醫或西醫療效要好。
單純依靠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來診斷腫瘤,常常會失去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的機會,因此,只有堅持中西醫結合,把中西醫治療腫瘤的方法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長處,才能提高療效。
如腫瘤手術切除后的中醫藥治療,放射線治療時的中醫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時的中醫藥治療,以及這些治療告一段落后用中醫藥治療等,常使患者術后恢復較快,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減輕,并可延長生存期。
中醫特別著重整體機能的調整,強調人體自身的防御能力。中醫的扶正培本法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變機體的內在環境和條件,從而使腫瘤得到控制,所以許多患者得以帶瘤生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