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宮頸癌的放療和中藥缺一不可?
宮頸癌的放療是主要手段,但體內、體外放療對人體的損害比較嚴重,不少患者因放療反應而終止治療。因此,進行放療時,使用中藥配合治療,能減輕副反應,且能對放療有增敏作用,不僅能順利完成治療,而且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率。
65歲的董女士是北京本地的一名患者,2016年被診斷為子宮頸癌后,做了手術切除。手術結束后,她做了放療。但是她因此得了放射性直腸炎,術后三個月來,一直有便膿血、小腹重墜、心煩易怒,腹脹等癥狀。在西醫醫院無法治療,中途停止了放療。
出院后,她來到北京某腫瘤中醫醫院,見到了李從煌先生。得知抗癌中藥的療效竟然很高,可直接作用于腫瘤的局部,使腫瘤凝固、壞死、溶解和脫落,還可以緩解宮頸水腫,減少和控制出血,抑制局部感染,促進腫瘤糜爛愈合。
最后,她決定以放療和中藥聯合的方式,繼續治療。
中藥兼以內服、外用,她連服三個月癥狀全消
當時的她,除了放射性直腸炎等癥狀,還有口苦咽干、尿痛等等,李從煌大夫用柴胡、赤白芍、當歸、白英蜈蚣、槐花等藥材散郁化結,清熱利濕。另外開了外用藥,以苦參、蛇床子、黃柏、蒲公英、敗醬草等煎藥,清洗外陰。
同時她在西醫醫院完成了放療。
三個月后,她前來復診,諸癥基本全消。唯獨有心煩、睡覺不踏實、手足心熱等癥狀,李從煌大夫辯證為肝腎陰虛,用了生地、麥冬、知母、山藥等藥材滋養肝腎。此外抗癌用蜈蚣、苦參、鱉甲、龜板等等,另加了斑蝥膠囊。
半年后她前來復診,包括放射性直腸炎等諸癥均消失。為繼續鞏固療效,李從煌大夫囑其繼續服用三個月,2017年10月復診,身體狀況非常好。
核心提示: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常常好發于50到55歲的女性,組織學類型以鱗癌最為常見,腺癌次之,宮頸癌無論是早期、中期、晚期都不可能吃中藥就能將其進行徹底的治愈,尤其是在宮頸癌的中晚期,無論是手術或者是放進行對應的放化療治療,治愈率都是極低的。而吃中藥僅僅可以進行輔助的治療,來減輕放化療治療出現的副反應。
比如:如果有帶下黃白,腥臭,陰部疼痛,黏膜粘連、萎縮,伴口干、口渴、五心煩熱、大便干結、舌紅少苔或苔黃濁、脈數。中藥可選生地黃、沙參、枸杞子、麥冬、川楝子、天花粉、苦參、金銀花、蒲公英等藥材煎服。
中藥還可以治療放療后氣血虧虛、放療后大便下血、放療陰道黏膜損傷等等。
閱讀相關文章→:宮頸癌Ⅱa期,她服中藥調理兩年,癥狀全消,中藥治宮頸癌最簡單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