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天1分鐘,給你腫瘤圈內的專業“談資”!
要點提示
-
NEJM:sotorasib治療KRAS p.G12 C突變NSCLC顯示出長久臨床獲益。
-
Cancer Cell:腫瘤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免疫原性普遍較高。
-
The Lancet: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或成胃癌一線治療新標準方案。
-
ANNALS OF ONCOLOGY:Ribociclib聯合氟維司群治療顯著延長OS約12個月。
01 NEJM:sotorasib治療KRAS p.G12 C突變NSCLC顯示出長久臨床獲益
近日,NEJM發表的一項Ⅱ期試驗結果顯示sotorasib對于既往接受過治療的KRAS p.G12 C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顯示出長久的臨床獲益,且無新的安全性問題。
官網截圖
在一項單組、Ⅱ期試驗中,研究者評估了sotorasib(960 mg,每日一次)口服給藥在既往接受標準治療的KRAS p.G12 C突變晚期NSCLC患者中的抗癌活性。主要終點是根據獨立中心審查的客觀緩解(完全或部分緩解)。次要終點包括緩解持續時間、疾病控制(定義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或疾病穩定)、無進展生存期(PFS)、總生存期(OS)和安全性。評價生物標志物與sotorasib治療應答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納入的126例患者中,大多數(81.0%)既往接受過鉑類化療和PD-1或PD-L1抑制劑治療。根據中心審查,124例患者在基線時可檢測出疾病,并接受了緩解評估。在46例患者(37.1%;95%CI 28.6-46.2)中觀察到客觀緩解,包括4例(3.2%)完全緩解患者和42例(33.9%)部分緩解患者。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11.1個月(95%CI 6.9-無法評價)。100例患者達到疾病控制(80.6%;95%CI 72.6-87.2)。中位PFS為6.8個月(95%CI 5.1-8.2),中位OS為12.5個月(95%CI 10.0-不能評價)。
126例患者中有88例(69.8%)發生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包括25例患者(19.8%)發生3級事件和1例患者(0.8%)發生4級事件。觀察到根據PD-L1表達、腫瘤突變負荷和STK11、KEAP1或TP53共同發生突變定義的亞組出現緩解。
02 Cancer Cell:腫瘤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免疫原性普遍較高
COVID-19會對癌癥患者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迫切需要預防策略。研究者使用了一種經過驗證的抗SARS-CoV-2刺突蛋白的抗體檢測方法,檢測出紐約市200例接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COVID-19疫苗的全劑量接種癌癥患者的血清轉換率偏高(94%),且腫瘤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的免疫原性普遍較高。
官網截圖
與實體瘤患者(98%)相比,血液惡性腫瘤患者(85%)的血清轉換率顯著降低,尤其是接受過高度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如抗CD20治療(70%)和干細胞移植(73%)]。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97%)或激素治療(100%)的患者在接種疫苗后表現出較高的血清轉換率。既往感染COVID-19的患者在接種疫苗后表現出較高的抗刺突IgG滴度。與mRNA疫苗相比,接種腺病毒疫苗后觀察到IgG滴度相對較低。
03 The Lancet: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或成胃癌一線治療新標準方案
晚期或轉移性HER2陰性胃癌或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一線化療的中位OS小于1年。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PD-1抑制劑一線治療胃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和食管腺癌的臨床療效,報告了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對比單獨化療的首次結果。結果顯示: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顯著改善OS,為這些患者提供了新一線標準治療方案選擇。
官網截圖
在這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性、Ⅲ期試驗(CheckMate-649)中,研究者納入了來自29個國家175家醫院和癌癥中心的未經治療、不可切除、非HER2陽性的胃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和食管腺癌成人患者(≥18歲),不考慮PD-L1的表達。
通過交互式網絡應答技術(每組6名患者)將患者隨機分配(1:1:1)至納武利尤單抗(360 mg,每3周一次或240 mg,每2周一次)+化療(卡培他濱和奧沙利鉑,每3周一次或亞葉酸、氟尿嘧啶和奧沙利鉑,每2周一次)組、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組或單純化療組。在腫瘤PD-L1聯合陽性評分(CPS)≥5分的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化療組與單獨化療組對比的主要終點為獨立中心評估的OS或PFS。
結果:2017年3月27日至2019年4月24日,在2687例合格患者中,研究者將1581例患者隨機分配至治療組[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n = 789,50%)或單獨化療組(n = 792,50%)]。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的中位OS隨訪時間為13.1個月(IQR 6.7–19.1),單純化療組為11.1個月(IQR 5.8–16.1)。
在PD-L1 CPS≥5的患者中(最短隨訪時間為12.1個月),與單獨化療相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顯著改善了OS(HR,0.71;98.4%CI,0.59-0.86;p<0.0001)和PFS(HR,0.68;98%CI,0.56-0.81;p< 0.0001)。其他結果顯示,PD-L1 CPS≥1的患者以及所有隨機分配患者的OS和PFS都顯著改善。
在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中的462例(59%)和單純化療組中的341例(44%)發生3-4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兩組中最常見的任何級別治療相關不良事件(≥25%)為惡心、腹瀉和周圍神經病變。研究者認為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的16例(2%)死亡和單獨化療組的4例(1%)死亡與治療相關。未發現新的安全問題。
04 ANNALS OF ONCOLOGY:Ribociclib聯合氟維司群治療顯著延長OS約12個月
CDK4/6抑制劑Ribociclib聯合氟維司群在HR+/HER2-晚期乳腺癌(ABC)患者中表現出顯著的PFS和OS獲益。近日,研究者更新了ABC患者接受Ribociclib聯合氟維司群治療的OS數據,并發表于ANNALS OF ONCOLOGY。研究結果顯示:與氟維司群單藥治療相比,Ribociclib聯合氟維司群治療HR+/HER2- ABC患者的mOS約長12個月。
官網截圖
這項Ⅲ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在30個國家174個中心進行。患者為組織學/細胞學證實為HR +/HER2-的男性和絕經后女性ABC(年齡≥18歲)。患者之前可能接受過≤1線內分泌治療(ET),但未接受過化療。患者按存在/不存在肝/肺轉移和既往接收過ET進行2:1分配。患者接受肌肉注射氟維司群(500 mg,每個周期的第1天和第一個周期的第15天,每28天為1個周期)聯合口服Ribociclib(600 mg/天,給藥3周,停藥1周)或安慰劑。采用意向性治療分析。在接受≥1個劑量研究治療的患者中評估安全性。次要終點為OS。
結果:2015年6月18日至2016年6月10日期間,726例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Ribociclib組484例;安慰劑組242例)。到截止日期(2020年10月30日)時,中位OS(mOS)為Ribociclib組53.7個月vs安慰劑組 41.5個月(HR 0.73;95%CI 0.59-0.90)。亞組分析結果與總人群一致。在一線治療中,Ribociclib組大多數患者的生存期長于中位隨訪時間;安慰劑組的mOS為51.8個月(HR 0.64;95%CI 0.46-0.88)。
在二線治療中,mOS為Ribociclib組39.7個月vs 安慰劑組33.7個月(HR 0.78;95%CI 0.59-1.04)。未觀察到Ribociclib和氟維司群之間存在明顯的藥物相互作用或新的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1]Ferdinandos Skoulidis,Sotorasib for Lung Cancers with KRAS p.G12C Mutation,10.1056/NEJMoa2103695
[2]Seroconversion rate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amongst patients with cancer
Astha Thakkar:June 05, 2021DOI: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1.06.002
[3]Yelena Y Janjigian, ,First-line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advanced gastric,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nd 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CheckMate 649):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June 05, 2021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797-2
[4]D.J. Slamon,P. Neven,S. Chia,J.P. ZarateRibociclib plus fulvestrant for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in the phase III randomized MONALEESA-3 trial: updated overall survival.Published:June 05, 2021DOI:https://doi.org/10.1016/j.annonc.2021.05.353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 End –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