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夫“談情說癌”系列(73)
一、 頭頸部腫瘤:
1.鼻咽癌各期:放療為主,視情況行輔助手術或化療。
2.舌癌:I、II期放療或手術根治,但放療可保存功能,應以放療為主。 Ⅲ、Ⅳ期化療、放療和手術綜合治療。
3.其他口腔癌(口底癌、頰粘膜癌、齒齦癌等):I期:手術或放療。 II期:手術和術前或術后放療。Ⅲ、Ⅳ期:放療、化療和手術等綜合治療。
4.鼻腔惡性腫瘤(未分化癌、鱗癌、腺癌、惡性淋巴瘤和惡性肉芽腫等):I、II期:手術或放療。III期:術前放療+手術+術后放療。Ⅳ期:姑息放療+化療或手術+放療+化療。(未分化癌、惡性淋巴瘤等可先行化療)。
5.篩竇癌:I、II期:放療和手術療效相近。III期:術前放療+手術+術后放療、化療。Ⅳ期:手術+放療+化療或姑息性放療+化療。
6.上頜竇惡性腫瘤:術前放療+手術±術后放化療。
7.扁桃體癌:以放療為主,早期局限于扁桃體窩可行手術+放療。病理為放療不敏感腫瘤:術前放療+手術。
8.腮腺癌:T1:單純手術或放療。T2:手術±術后放療。T3、T4:術前放療+手術。晚期也可姑息放療。
9.喉癌:T1聲門癌:首選放療(與手術效果相當)。II、III、Ⅳ期:手術、術前或術后放療。
10.涎腺惡性腫瘤:手術治療為主,輔助應用放化療。
11.外耳及中耳癌:手術、放療或綜合治療。
12.眼部腫瘤:眼瞼基底細胞癌,鱗癌:手術或放療。瞼板腺癌:手術為主,可行術前或術后放療。眼球內腫瘤:X(r)-刀或三維適形放療。
13.甲狀腺癌:甲狀腺乳頭狀癌:手術為主,術后殘留行放療。甲狀腺濾泡狀癌:手術為主,殘留或復發行131I治療或放療。甲狀腺未分化癌:放化療為主,少數早期無轉移者可行根治手術。
二、 胸部腫瘤
1、 肺部腫瘤1)、小細胞肺癌(SCLC):局限期:誘導化療+放療+化療±手術。廣泛期:誘導化療后殘存病灶放療。化放療后完全緩解病人加全腦放療。2)、非小細胞肺癌(NSCLC):手術治療為主,輔助術前、術中或術后放療。拒絕或不能耐受手術的I、II、III期均可行放療。3)、肺轉移瘤:三維適形放療,根據原發病灶病理可酌情行全肺放療。
2、 縱隔腫瘤:手術為主,不能手術者取得病理診斷,并標出腫瘤范圍,以利術后放療。
3、 胸壁和胸膜腫瘤:手術為主,或取得病理后放療。
4、 食管癌、賁門癌:I、II期根治手術為主。III期T3N1M0 爭取根治術。中下段首選手術,頸段和胸上段首選放療。手術和放療的綜合治療可提高療效。
5、 乳腺癌:0、I期:保留乳房的保守手術+術后根治性放療或改良根治術。II期早:同0,I期,根據病理及受體情況加用化療或內分泌治療。II期:改良根治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III期:新輔助化療±放療+改良根治術(或根治術)+術后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IV期:化療和內分泌治療為主±局部放療±局部手術。
三、 腹部惡性腫瘤
1、 胃癌:早期胃癌以手術為主,中晚期胃癌術前放療和新輔助化療可以提高手術切除率和病人生存率,術中和術后放療也是常用的輔助治療手段,采用三維適形放療可減輕放療反應和保護周圍正常組織。
2、 結腸癌:I期:手術。II、III期:手術,術中放療+術前或術后放療+化療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IV期:化療,手術,姑息放療等綜合治療。
3、 直腸、肛管癌:早期:單純手術或腔內放療、適形放療而保留肛門。Dukes B2和C期:術前放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為低位直腸癌創造保肛手術治療機會。直腸癌術后證實腫瘤穿透腸壁,周圍有淋巴結轉移,有相鄰臟器受累以及術后有殘留病灶者,均需采用術后放療,術中瘤床最好留有標記,以便放療縮野加量。
4、 胰腺癌:無手術禁忌癥者應首選手術治療。根治放療:腫瘤能手術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患者不能耐受手術或拒絕手術者。姑息性放療:晚期病人已有遠處轉移,局部疼痛較重者,放療有很好的止痛效果。術后殘存可行術后放療。
5、 肝癌:小肝癌:手術。不能完全切除者術后放療。大肝癌:三維適形放療配合介入放療,腫瘤縮小后可再手術。
6、 膽道癌:三維適形放療主要應用于不宜手術的膽管癌,對術后殘存或復 發病人可起到姑息減癥作用
四、 泌尿系統腫瘤
1、 腎癌:術前放療:惡性程度高或瘤體過大,估計手術有難度的病例。術后放療:A. 術后有腫瘤殘存B.腫瘤較大或穿透腎包膜C.有區域淋巴結轉移D.腎靜脈受侵單純放療:A. 腫瘤局部晚期,手術無法切除B.病人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或拒絕手術
2、 膀胱癌:表淺性膀胱癌手術治療為主。侵潤性膀胱癌需手術和放療綜合治療。術前、術中及術后放療均取得了較好療效。
3、 前列腺癌:由于三維適形放療的進展,放療已成為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主 要治療手段。A1、A2、B1期:前列腺癌根治術或放療+內分泌治療。B2期:前列腺癌根治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內分泌治療。
若淋巴結陽性加用術后放療或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C期:放射治療+內分泌治療或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根治術。D期:根治性放療或姑息性放療+內分泌治療。
4、 睪丸惡性腫瘤: 高位精索結扎、睪丸切除。精源細胞瘤:I期和IIa期:手術后放療。IIb、IIc期:手術后化療+放療+化療。III期:手術后化療為主+輔助性放療。非精源細胞瘤:高位精索結扎、睪丸切除。I期:腹主動脈淋巴結清掃術,若淋巴結陽性+化療。IIa、IIb期:化療+放療。IIc、III期:化療+放療+輔助性腫塊切除術。
5、 陰莖癌:放療為其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早期可首選放療,中晚期局部放療+手術。
五、 女性生殖系統腫瘤
1、 宮頸癌:各期均可放療。
2、 子宮內膜癌:術前放療:用于I期、宮腔大于8CM、細胞分化不良、II期、III期。術后放療:I期侵犯肌層大于1/2、細胞分化不良、腺鱗癌、透明細胞癌、乳頭狀腺癌、II期、III期。綜合治療:IV期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及輔助性手術
3、 卵巢惡性腫瘤:晚期或頑固病灶可行局部姑息放療。全腹照射由于化療的進展已很少應用。
4、 惡性滋養細胞腫瘤:對化療的殘留病灶及主要器官轉移或轉移灶大出血,急需緩解癥狀者可予局部放療。
5、 外陰陰道癌:各期均可放療。
六、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1、 侵潤性生長的惡性膠質瘤等:應盡量切除腫瘤后給予放療。
2、 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瘤、惡性淋巴瘤等化療敏感腫瘤:放療+化療。
3、 深部腫瘤或主要功能區腫瘤:若手術難度大和危險性較大,或患者因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手術者,腫瘤邊界清晰的實體瘤(如顱咽管瘤、聽神經瘤等)其直徑小于3CM以及垂體瘤,可行適形放療,X刀,r刀。
4、 腦轉移瘤:全腦放療+三維適形放療、X刀、r刀。
七、 造血系統惡性腫瘤
1、 何杰金氏淋巴瘤:IA、IIA:放療±化療。IB、IIB、III期:放療+化療。IV期:化療為主+輔助性放療
2、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低度惡性:I、II期:放療+化療III、IV期:化療+局部放療中度惡性:PSIA期:單純放療,II期以上化療+局部放療高度惡性:化療為主+局部放療
3、 覃樣真菌病:全身電子線照射+化療。
4、 惡性肉芽腫:放療+化療
5、 多發性骨髓瘤:化療為主。放療用于:A:病變局限的骨髓瘤。B:病理性骨折固定術后。C:脊髓壓迫綜合癥。D:難治性局部劇痛。
6、 白血病:放療主要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睪丸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巨脾癥。
八、 軟組織腫瘤軟組織肉瘤的治療已從單一的外科治療轉變為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術前放療: A:腫瘤生長較快。 B:腫瘤較大,估計手術切除困難。C:分化差的復發性腫瘤。
術后放療:A:局部腫瘤切除術后,不準備再做更徹底的手術時。B:手術切除的范圍包括正常組織太少,估計手術切除可能不徹底者。C:廣泛性切除術后仍有殘留病變者。D:計劃以廣泛性切除代替截肢術或半骨盆切除術者。E:多次術后復發。
單純放療:A:腫瘤較小,病人因其他原因不能手術或拒絕手術者。B:術后復發但腫瘤較小者。C:病變晚期,可行姑息減癥放療。
九、 原發性骨惡性腫瘤1、 骨肉瘤:術前放療+化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術后放療:術后局部有腫瘤殘存者。
2、 軟骨肉瘤:對于難于手術的部位可行放療,晚期病人做姑息放療。
3、 尤文氏瘤:對放療、化療均敏感,治療應以放療、化療為主。
4、 骨巨細胞瘤:以手術為主。III期手術+放療。
5、 骨淋巴瘤:對放療敏感,放療+化療。
6、 脊索瘤:手術為主。常需加用術后放療。
7、 骨纖維肉瘤:無法手術時可放療。
8、 脊椎血管瘤:單純放療可獲較好療效。
9、 嗜酸性肉芽腫:
放療應用于:A:病變部位不宜手術。B:骨外病變相對局限。C:術后復發。D:多發病灶伴疼痛部位。
十、 皮膚癌:多數皮膚癌對放療敏感,放療可以取得較高的治愈率,同時對美容和功能的影響較小。
十一、 惡性黑色素瘤:單純放療效果不理想,但與熱療配合可明顯提高局部控制率。另外快中子治療也有較好療效。
十二、 轉移瘤的治療:
1、 骨轉移瘤:對局部骨轉移的放療,80%-90%的病人可較快緩解疼痛,而且可不同程度控制局部腫瘤,防止病理骨折。
2、 腦轉移瘤:只要病情允許,均需做全腦放療,全腦放療前后加用三維適形放療、X刀、r刀等局部治療(一般不應單純應用X刀或r刀治療)
3、 肝轉移、肺轉移病灶:三維適形放療可取得很好療效。精源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尤文氏瘤、惡性淋巴瘤的雙肺多發轉移,可行全肺放療。
十三、部分良性腫瘤或非腫瘤性疾病亦可采用放療或綜合治療的方法,如:1、 疤痕增生(手術或疤痕切除術后24小時間內,外照射一次即可);
2、 足底疣等;3、血管瘤;4、纖維瘤;5、鼻咽纖維血管瘤;6、腮腺手術后瘺;7、骨髓炎;8、色素絨毛結成滑膜類;
9、嗜伊紅肉芽腫;10、部分突眼性甲狀腺腫可行術后照射。
切記 了解適應癥是放療關鍵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