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這里說一下,我把剛剛診斷為“癌癥”的患者稱為“初患癌”。相信很多人生活中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都有過這樣的疑問,身邊的人得了癌癥,該怎么面對他們呢?
- 作為癌癥患者的家人,首先需要正確的了解什么是癌癥,不能讓錯誤的認識先把自己嚇趴。我們平時所說的癌癥在醫學上統稱為惡性腫瘤。它包括起源于上皮組織的癌(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和起源于間葉組織的肉瘤。
- 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癌癥具有細胞分化和增殖異常、生長失去控制、浸潤性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征,其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分為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
- 隨著中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癌癥對我們的威脅日益突出,我國常見癌癥死亡率前5位在城市中依次是肺、肝、胃、食管和大腸;在農村依次是胃、肝、食管、肺和大腸。這主要與吸煙、感染、職業暴露、環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 癌癥一般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醫學上根據腫瘤大小還有淋巴結有沒有轉移或者是有沒有遠處部位的轉移,做出TNM分期,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惡性腫瘤就診的時候,根據腫瘤分期的不同,治療方法和預后也是不盡相同。
-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對于癌癥的治療方法選擇也越來越多,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保守治療、介入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醫治療和保守治療。
- 正確的了解患者病情后,還需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告訴患者本人。是直接告訴患者本人還是隱瞞他的病情不告訴他真相,每個人對于這件事的理解都不一樣。
- 有人可能認為對患者隱瞞病情,避免讓他們聽到壞消息,對其是有利的。但是,病人在身體有不適感的情況下接受很多化驗檢查,自然會使他們對病情有所預感。
- 當家人向患者隱瞞病情時,患者反而會產生多慮、懷疑、抑郁、無助的心理,甚至是怨恨,感覺受到了欺騙。另一方面,如果癌癥患者沒有被告知真實的診斷結果,他們就不能為自己的生活和治療作出一些必要的決定。
- 因此,家屬應將真實情況告訴病人,這樣不但不會傷害病人,反而會令他們正視現實,從容面對疾病。我們在工作中也經常遇到一些家屬對患者隱瞞病情,當患者反反復復住院時患者就會焦躁不安而拒絕治療甚至對醫生、對醫院有意見。
- 當癌癥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后通常會經過幾個不同的心理時期:最初反應期、煩躁不安期、適應期。在不同的時期,他們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 作為家人,在面對患者發泄情緒時,不應有“受委屈”的感覺,應盡可能體諒患者。家人在對病人的情緒保持敏感的同時,還要應對自身的情緒變化,可以和其他健康人多做溝通,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
癌癥已經不再是絕癥,早期癌癥可以得到治愈。只有正確處理好和“初患癌”的親人的關系,共同努力,才能擊敗癌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