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診斷書,把她推上漫漫抗癌路。抗癌兩年,她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又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呢?
(以下內容為患者自述,涉及隱私部分略有改動。)
我叫馮凌,今年40歲,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確診已經兩年了。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其實也跟大家一樣感到恐懼、傷心和絕望,甚至想過一死了之。
可作為中年人,上有年近70歲的老母親需要照料,下有16歲的女兒還未長大,我怎么忍心就這樣舍她們而去?放棄的念頭被瞬間否決,我還這么年輕,我不想死,也不能死!為了家人們,我一定要堅強起來。
帶著對生活的眷戀,對生命的珍惜,我接受了手術和靶向治療。期間,只有丈夫抽空照料,因為我沒敢對母親和孩子坦白病情。
我不想母親年邁了還要操勞擔憂,只想讓她安度晚年;也不愿女兒憂心牽掛,只想讓她安穩讀書,考上理想的學校。有的病友說我堅強,有的病友說我傻,這個病最需要親人的關心照料,我卻不告訴他們。可我自己心里明白,在乎的人都好好的,就是最大的心理安慰。
相比老年病友,我們這個年齡的患者的心理負擔更大、責任更多。老年患者已經退休不需要工作,身邊有兒女可以悉心照料。而中年患者大多上有老下有小,患癌后不方便工作,收入大幅減少,甚至很多像我一樣完全沒有收入,再加上巨額的醫藥費,更是讓生活舉步維艱。
丈夫一個人承擔所有的經濟開銷已經很累,我不愿讓他更加辛苦。因此兩年來,幾乎每次住院復查都是自己一個人。并不是我有多么堅強,而是作為中年人的無奈,我不能過多依靠家人,而是要成為他們的依靠。
幸運的是,我遇到很多堅強自立的病友。我們互相鼓勵,一邊與癌癥戰斗,一邊學習抗癌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抗癌成功、帶瘤生存的病友,也了解了更多治療手段,極大地鼓舞了康復信心。病情穩定后,我甚至還找了份工作,以積極的狀態繼續人生。
或許因為性格本就開朗樂觀,我的精神和情緒狀態一直很好。雖然頂著肺癌晚期的頭銜,卻仍能夠笑對陽光,好好生活,我也會努力讓自己活得更久一些!
堅強的求生意志是最終戰勝癌癥的根本。一個人心態積極、樂觀的情況下,治療也會更加順利,效果也會更好。患癌后千萬別把自己當病人看,而是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恢復正常的生活、社交狀態,盡量以樂觀的情緒面對生活。抗癌成功不僅取決于藥物和治療方案,也取決于心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