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除了會引起肺癌發生率增加外(參見:如果不注意這一習慣,肺癌發生風險增加20倍),還會引起其他多種疾病。
01
吸煙可導致多種疾病
呼吸系統:COPD、哮喘、肺炎
癌癥:肺、唇、口、鼻、咽、喉、管、胃、肝、腎、膀胱、胰腺和子宮頸
心血管系統:高血壓、CHD、中風、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動脈瘤、周圍血管病
生殖系統:勃起功能障礙
消化系統:消化性潰瘍、克隆病
造血系統:粒細胞性白血病
其他:白內障、髖關節骨折、牙周病
02
吸煙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從世界范圍來說,吸煙是COPD最常見的危險因素: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1 吸煙與COPD累計發病率密切相關
研究對年齡在30-60歲的8045名肺功能正常的丹麥受試者隨訪25年,收集肺功能結果并分析COPD發病率,評估吸煙狀態與COPD發生的關系。
數據顯示,吸煙者COPD累計發病率要遠高于不吸煙者。
(COPD分級參照美國胸科學會和歐洲呼吸學會標準:輕度=Ⅰ級,中度=Ⅱ級,重度=Ⅲ和Ⅳ 級。)
本研究對中國7個省/市中40歲以上人群(n=25627)進行的問卷調查和肺活量測定。
數據顯示,吸煙者COPD發病率達到11.4%,而且,吸煙和COPD發病有著線性相關的關系,吸煙量越多,COPD發病率也越高。
2.2 吸煙者的肺功能持續受損
研究是對1,136例30-59歲男性的隨訪調查,比較從不吸煙或不受吸煙影響者與經常吸煙且容易受吸煙影響者在不同年齡段的肺功能變化。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吸煙者的肺功能會持續受損,與不吸煙者逐漸加大受損差距。
(GOLD(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分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分級。)
2.3 吸煙可使COPD患者病情加重
本研究對中國40歲以上人群(n=20245) 進行問卷調查和肺功能檢測,對不吸煙(n=12471)和吸煙(n=1024)的COPD患者進行分析比較。
研究顯示,COPD不吸煙者的肺功能比COPD吸煙者的肺功能要好一些,出現慢性咳嗽和慢性粘痰的比例也要更少。
2.4 戒煙者肺功能改善
吸煙者的FEV1(第1秒用力呼氣量)下降
短期戒煙即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
研究顯示戒煙可以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越早戒煙,肺功能改善越明顯。
戒煙降低COPD患者的死亡率
本研究經收集19018名英國男性18年的死亡數據,以分析他們的死亡相關因素,發現戒煙可降低COPD患者的死亡率。
COPD指南
COPD指南:有效延緩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的措施唯有戒煙
03
吸煙與哮喘
*a在持續12個月的靜止期內氣喘發作的百分比。
*b氣喘發作和吸煙的關系。
*c使用已有的決策樹分類算法對哮喘的嚴重度進行評分。縱坐標的1,2和3標志三個等級,便于量化分析。嚴重程度評分經年齡、性別和教育水平的調整
*d不同吸煙程度的患者哮喘嚴重程度的比較。
04
吸煙與心血管系統疾病
吸煙會對心血管造成嚴重的有害影響,CVD死亡病例中有35%可直接歸因于吸煙 ;
二手煙暴露也與CVD的發生有關 ;
但國人對吸煙與心血管病間的關系缺乏認識,只有不到30%的人知道吸煙會更容易引發冠心病。
4.1 吸煙增加心絞痛發作風險
前瞻性研究,收入119,404名女護士,隨訪6年。評估比較不同吸煙狀態人群的各種冠心病事件(包括心絞痛、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發生風險。數據經年齡校正。
研究發現,心絞痛的發作風險在吸煙者中顯著增加,并且顯示與吸煙量呈正相關。
4.2 吸煙導致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
研究對119,404名女護士進行了6年觀察隨訪。評估比較不同吸煙狀態人群的冠心病死亡風險。數據經年齡校正。
研究發現,吸煙者的吸煙量越大,導致冠心病死亡的風險也越大。
4.3 吸煙增加急性心梗的發生風險
研究為一項標準的病例-對照研究,收入12,461名首次急性心梗患者和14,637名年齡和性別相仿的對照受試者,評估急性心梗風險與吸煙狀態的關系。
研究發現,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發生急性非致死性心梗的風險增加3倍,并且吸煙量與急性心肌梗死風險之間存在明確的量效關系。
4.4 吸煙對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再狹窄的影響
4.5 被動吸煙使急性心梗風險增加
被動吸煙暴露持續時間在15—21小時(每周)內的不吸煙者患急性心梗風的可能性更高,被動吸煙暴露持續時間與急性心梗風險有一定的聯系。
4.6 戒煙是冠心病強效干預措施
戒煙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須馬上戒煙!!!
05
吸煙與腦卒中
Meta分析表明,吸煙者發生腦卒中的相對危險是不吸煙者的1.60倍,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是1.70倍。
戒煙的益處
下一期我們說說【該如何科學的戒煙】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