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肺結節,靶向治療也行?

    文獻資料

    中文標題:術后 EGFR-TKIs 治療對肺癌切除后殘留 GGO 病變的影響

    英文標題:The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EGFR-TKIs treatment on residual GGO lesions after resection for lung cancer.

    雜志名稱: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影響因子:13.483

    發布日期:2021年02月21日

    2月份,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在讀碩士研究生程博為主要第一作者,在靶向治療領域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3.5)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EGFR-TKIs treatment on residual GGO lesions after resection for lung cancer”的研究成果。

    這是國際上首次證明了EGFR靶向治療(EGFR-TKIs)對早期磨玻璃樣肺癌具有治療作用,開辟了超早期肺癌以及多原發肺癌藥物治療的新模式。

    中文概要

    近年來,隨著CT等早期篩查手段的逐漸普及,多原發肺癌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對于患有多原發肺癌的病人,初次手術后無法同期切除的剩余病灶是主要的臨床難題,這些病灶大多以較早期的磨玻璃病灶(Ground-glass opacity,GGO)為主且惡性可能性較大,亟待有效的治療方案,以減少病情惡化及緩解患者焦慮。

    再次手術大部分情況下難以實施,且無法完全切除所有病灶,而前期研究已經明確,化療對GGO無治療效果。既往研究顯示,磨玻璃病灶中有較高比例表現為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但是,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藥EGFR-TKIs對此類處于早期的惡性病灶是否有效,仍屬未知,有待探索。

    該項發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的回顧性研究1共納入了66名多原發肺癌患者,所有入組患者均接受了EGFR突變陽性的主要病灶的切除以及術后EGFR-TKIs(包括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厄洛替尼及奧希替尼等)治療,并且在接受靶向治療的同時肺內仍剩余有未同期切除的磨玻璃病灶。

    研究者觀察了在該隊列中EGFR-TKIs治療對于未切除磨玻璃病灶的影響,發現EGFR-TKIs治療早期磨玻璃樣肺癌有效率為33.3%,而其有效率相比于晚期EGFR突變肺癌患者較低的原因,主要源于多原發肺癌患者不同病灶間的基因異質性(即主要病灶和剩余病灶的驅動基因突變可能不一致)。

    同時,研究者將主要病灶術后,對剩余磨玻璃病灶采取觀察方案的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了對比。無論是懷疑為惡性病灶的退縮率(33.3% vs 9.1%),以及患者在主要病灶切除術后因磨玻璃病灶持續存在或進展而接受二次手術的占比(3.0% vs 18.2%),接受術后EGFR-TKIs治療的患者均具有明顯優勢,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并且,研究者也發現了一些與EGFR-TKIs治療多發磨玻璃病灶療效相關的獨立預測因素,如更大直徑病灶、更多病灶數量、混合性(部分實性)的磨玻璃病灶以及主病灶更高分期等。

    結論:

    術后EGFR-TKIs治療顯示對術后殘留的持續性GGO病變有活性,對于這些患者來說,如果他們出現TNMIII期、有2個以上的剩余病變、混合成分病變、或殘余病變直徑≥8mm,則有顯著的益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