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gi8ie"></td>
  • <li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li>
  • <td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d>
    <td id="gi8ie"><noscript id="gi8ie"></noscript></td>
  • <table id="gi8ie"><option id="gi8ie"></option></table>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放療顯著提高帕博利珠單抗免疫治療轉移性NSCLC的應答和預后

    背景:放療可能增強免疫治療的全身抗腫瘤反應。在PEMBRO-RT (2期)和MDACC(1/2期)試驗中,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被隨機分配免疫治療(帕博利珠單抗)伴或不伴放療。當單獨分析這些試驗時,發現聯合治療組有潛在的益處。

    然而,由于每個試驗的樣本量小,在應答率和結果上的差異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性,但在臨床上仍是顯著的。因此,進行綜合分析以推斷放射治療是否能改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免疫治療的反應。

    方法:PEMBRO-RT和MDACC試驗的納入標準:年齡≥18歲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且至少有一處未進行放療,以監測遠隔反應。在PEMBRO-RT試驗中,患者之前接受過一線化療,而在MDACC試驗中,患者可以是二線治療,也可以是初治。

    兩項試驗中的患者治療均未接受過免疫治療。在PEMBRO-RT試驗中,患者被隨機分配(1:1)并按吸煙狀況分層(<10 vs≥10包年)。在MDACC試驗中,根據不同放療方案,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1:1)。在兩項試驗中,帕博利珠單抗經靜脈注射(每3周200 mg),伴或不伴放療。PEMBRO-RT試驗,首次劑量帕博利珠單抗用藥后1周內進行局部放療(24 Gy/3次)。

    而在MDACC試驗中,帕博利珠單抗用藥同時給予局部放療(50 Gy/4次或45 Gy/ 15次)。僅測量未放療靶病灶,合并分析的研究終點為靶病灶最佳緩解率(ARR)、最佳疾病控制率(ACR)、12周ARR、12周ACR、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PEMBRO-RT試驗(NCT02492568)和MDACC試驗(NCT02444741)已在ClinicalTrials.gov網站注冊。

    結果:合并分析共納入148例患者,其中76例分配帕博利珠單抗,72例分配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放療。所有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33個月。在148例患者中,124例(84%)具有非鱗狀組織特征,111例(75%)既往接受過化療。基線變量在治療組之間沒有差異,包括PD-L1狀態和轉移性疾病體積。

    最常照射部位是肺轉移(72人中有28人[39%])、胸內淋巴結(72人中有15人[21%])和肺原發病(72人中有12人[17%])。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的最佳ARR為19.7%(15 / 76),而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放療組的最佳ARR為41.7%(30/72)( OR: 2.96);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最佳ACR為43.4%(33/76),而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放療組的ACR為65.3%(47/72)(p = 0.0071)。

    帕博利珠單抗單藥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4.4個月,而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放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0個月 (HR: 0.67,P =0.045),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放療的中位總生存期為8.7個月,而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放療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9.2個月(p = 0.0004)。在合并分析中沒有發現新的安全性問題。

    結論:在帕博利珠單抗免疫治療中加入放療顯著提高了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應答和預后。這些結果值得在隨機3期試驗中驗證。

    參考文獻:Pembrolizumab with or without radiotherapy f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sed trials.Lancet Respir Med.2020.10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日本女优名字